-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查拉图斯特拉与孔子
查拉图斯特拉与孔子、老庄比较
陆九渊和孟子都有一个这样的思想,就是只要是圣人,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存在的还是想象的,已经出生的还是没有出生的,都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孟子讲这种话还可以原谅,陆九渊在佛教传入中国还讲这种话,就是闭眼讲瞎话了。以今天的视野看,且不论仰药而死的苏格拉底、上十字架的耶稣和东方的圣人思想及行事方式判若云泥,就是有着东方思想血脉的扎拉图斯特拉也和纯粹的圣人有很多显著的区别,这里把查拉图斯特拉和孔子、老子与庄子的行事方式进行比较一番我想对深化理解东西方的圣人都有好处。
一、查拉图斯特拉与孔子的比较
查拉图斯特拉的行事方式最像孔子,我们知道查拉图斯特拉下山的时候是抱着匡世的雄心的,如他在下山的时候对民众讲演,失败后收门徒传道,回山的路上对船员讲话,周游很多地方布道并多洒伤感的泪水,回到山上还收留很多有点高贵品性的人,并寄希望于未来。这和孔圣人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十四年欲匡正天下,晚年回鲁国作《春秋》以自现寄希望于未来很相似,但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孔子和查拉图斯特拉相比,极少对民众发言,并且他说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点查拉图斯特拉领悟的较晚,并且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讲话冲动。
第二、查拉图斯特拉教育的门徒非常不成功,而孔子不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且这些弟子对其学说也非常服膺,能够很好地在逆境中传承后学,并在汉朝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崭新形态,查拉图斯特拉最后在山上守望,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孩子身上,难保此类希望不落空。
第三、查拉图斯特拉和孔子一样都是有感于王道陆沉、世道昏暗才发言的,但孔子的发言较为艺术性,比如晚年定稿的《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后世公羊家有“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三科九旨之说、有天子一爵、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大复仇之说,有五始、六辅、二类、七等之义等说,这些说法的要义知道今天还难成定论,但大体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愈是研究愈是不能让人忘情,而查拉特斯的教化文本似乎发言不看对象、好似情绪宣泄,虽然讲的都很有道理,但总是缺乏一种深邃的感人力量,孔子死后很快就有学派出现,但查拉图斯特拉教义直到今天还不能被人确切把握,遑论传承了。
第四、查拉图斯特拉本人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圣哲,一生行事方式多变,最后感到连同情高等人都是罪过,难道他真的想不管看到人世以任何方式永恒轮回都要无动于衷?命运对人类不管怎样都要要坦然面对?那么还隐居干什么,自己为什么不再次下山投入到哪怕看似荒谬的轮回中、呆在山上等未来一代干什么?
二、查拉图斯特拉和老庄比较
查拉图斯特拉对民众世道的失望有时候很类似老庄,但查拉图斯特拉和这两位相比,缺少了很多平和,多了很多激进,中国历史上对老庄的评价以如下的两段文字为代表: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者矣。
老庄都清晰地认识到天下是沉浊的,不能与他们谈庄语的,他们两位与查拉图斯特拉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如果世道真的是永恒轮回的,那么我觉得这种态度可能更本真一些。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老子庄子都是不想开宗立派的人,老子著述道德经还是因为在出关的时候被人拦下应别人的要求写的,但是这些都不影响这个学派的思想被很多人接受,在有些朝代还成了显学,我们一方面当然不能以是否被承认、能不能开宗立派、获得多少人呼应判断一种学说的优劣,另一方面,我们也接着检讨查拉图斯特拉所讲述的真理与方式是不是有未妥当的地方,我认为查拉图斯特拉所讲的话与方式至少有以下方面需要检讨:
不要随意对人发言,特别是对民众发言。
二、思想要一以贯之,不要来回多变,为此还要深化自己的学说,比如是否需要去掉对高等人的同情,且不论是否同情民众,永恒轮回和生命意志是什么关系,能否内在地联系起来。
三、学说固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