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预习、复习提纲(最新人教版)分析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1、作用: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①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②运动快慢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
③运动方向改变。
【举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用力捏橡皮泥、手压或拉弹簧;
甲:塑性形变
乙:弹性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甲:加速运动,运动方向指向磁极。
乙: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其轨迹为弧形,此时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磁铁的吸引力,方向指向磁铁磁极;二是水平桌面对它的摩擦力阻力,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向后。??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答案:A? 6、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里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7、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现象:两小车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同时向后退;
说明: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现象:她将向后运动
说明: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民同学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想利用它们来说明本节课所学习的几个知识.实验一:用力推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小球若受到向左的推力,就会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推力,就会向右运动.当推力的大小不同时,小球移动的快慢也会有所改变.实验二:将两个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把左车移近右车时,两车相吸,右车也在向左车靠拢.若将任一车上的磁铁两极位置对调,则两车移近时相互排斥,松手后两车同时向后退.实验三:课外活动时,用手将陶土捏成各种形状.请你:(1)找到相同的器材(没有陶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重新做一下上面的实验.(2)回答:以上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问题.实验一:_____. 实验二:_____. 实验三:_____.
答案:
实验一: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实验二: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实验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8、力的性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课后习题:
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圆环悬挂在天花板上,请你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注意不同要求)
属于平衡力的是:圆环受到的重力和细线对圆环的拉力。
3、如图所示,帅帅同学在用75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他对箱子的推力示意图.
解析:力F的作用点在手与物体接触的地方,方向是水平向右.
3.1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水平用力推箱子,请画出箱子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及推力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湖面上,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小船都运动起来.此现象说明:(1)_____(2)_____.
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第二节、弹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①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强弱和弹性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②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③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④ 例: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人教版新编(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分析.docx
- 2016年人物外貌描写三年级课件分析.ppt
- 2016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分析.ppt
- 2016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6.4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三)课件分析.ppt
- 2016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讲座—物理分析.ppt
- 2016年会计从业考试原题分析.doc
-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分析.ppt
- 2016年会计基础考前串讲分析.ppt
- 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课件精美含课后练习题分析.ppt
-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题及答案分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