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军垦第一连——有感
摘要:人们是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像胡杨一样活着。他们是兵团人“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戍边建兵团,安家戈壁滩。”;也有人这样说兵团人“铸剑为犁,掘地为穴”……
关键词:军垦第一连;屯垦戍边;军垦精神,胡杨精神
参观军垦第一连
来到“军垦第一连”,首先吸引目光的是那匠心独运的人工军垦犁大门,设计高大雄浑,使人惊叹戈壁荒滩在垦荒犁铧下变成万亩良田的神奇与艰辛。
?? 当年亲身经历垦荒、建设石河子的,现已年过七旬的老连长为大家讲述了在当年将荒漠变绿洲过程中的故事。当老连长说到战友戴玉莲因喝了盐碱水出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干活最后倒在垦荒地里与世长辞时,当说到一位战友舍身救落水者而献身的动人往事时,老连长声音颤抖、哽咽,眼眶湿润,党员们听到这些时无不沉默,缅怀逝去的英雄。当说到炊事班为改善大伙伙食而冒着生命危险打死一头120多公斤的野猪的生动情节以及说到战友们闹洞房的趣事时,老连长声音洪亮,滔滔不绝,让大家感觉就好象发生在昨天一样,说到精彩之处,大家抱以阵阵热烈掌声。在“军垦第一连”里,最能撼人心魄的还是那座不朽的“军垦第一犁”人工雕像。粗绳深深地勒进垦荒战士的肩膀,他们的双脚重重地踩在地上,他们的肌腱在风雨里暴露着,他们的信念在寒暑中一天比一天坚固,他们“嘿哟!嘿哟!”地拉着犁,向着荒原,向着前方走去……正是这座人工雕像,表达了人们对当年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精神深深的敬意。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石河子人将这里开垦建设成了一座绿色的城市。
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曾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湖。与大自然恶劣的生存环境进行搏斗,成了垦荒战士们在这里扎根创业的第一课。起初,为了防蚊虫叮咬,他们下地割苇子时,都用纱布把头蒙起来,一个个活像戴着面罩的养蜂人。但蚊子身体小,见缝就钻,总是防不住。后来,他们学会了每天“化妆”,“化妆品”全都是水渠里的稀泥巴。上工前,把头、脸、手全都抹得黑糊糊的,个个都像泥人一般。收工后再“卸妆”,钻进水渠里洗泥巴。这个办法还真奏效,蚊子叮不透了那时候,在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中,连队平均日犁地8亩左右,最高达到10亩,每年都超额完成开荒播种任务。然而,即使这样白天超负荷的劳动,晚上住在生活条件极差的地窝子里,也没有动摇他们战天斗地的信念和决心。 “军垦第一连”驻守在一个山脚下。抬头望去,山坡上四处可见一座座低矮陈旧的地窝子群,还有干打垒伙房和蓄水涝坝等兵团军垦人建造的遗迹……记者俯身钻进一座5米多深的地窝子,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只有一丝光线从天窗上射进来,整个地窝子里又暗又潮,让人不想多呆一分钟。听一名老兵团人讲,就是这些地窝子,曾是兵团军垦人的“公共洞房”。地窝子数量有限,只有结婚的人,才能住进去,这是当时最奢侈的“住房”。 在这样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垦荒战士们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还肩负着保卫新疆稳定的战斗任务。白天生产,晚上站岗,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用汗水和生命在这片亘古荒原上一步步地建起了城市。 现在的石河子城区仍在扩大,城市道路绿化率达到100%,树木若以两米的株距排成单行,可绕地球好几圈,真正成了一座人在花丛中、楼在绿树中的现代化城市。这正是“军垦第一连”光辉的艰苦奋斗史给了石河子几代人巨大的精神鼓舞。石河子人不停地奋起着,他们以坚韧的足迹将这块荒地变成了林海,变成了绿洲,被联合国授予了“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真可谓是人间奇迹。名扬海内外的“番茄酱之乡”、“彩棉之乡”、“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之乡”、“蟠桃之乡”等等,都是改革开放后从这里诞生。如果说,“军垦第一连”是新疆兵团战士屯垦戍边的缩影,那么,今天石河子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正是当年兵团人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精神最好的历史印证。这个印证,让所有来过石河子的人都可以通过“军垦第一连”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 如今,“军垦第一连”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往往会联想到“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南宋末年,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强烈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再让我们看一看周围,无数清洁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清洗着环境卫生;无数的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位病人;无数甘为人梯的教师用生命哺育着祖国的未来……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