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本地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把握本学科课程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建构基本的科学概念的原理,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
【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1、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知道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知道土壤的构成,认识到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而是一种混合物;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对科学课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因此,本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植物残留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土壤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件出示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土壤。
1、老师拿出课前采集到的各种泥土,引导学生对
土壤试着从颜色、气味、粗细等几个概念来对土
壤进行比较(如摸、嗅、看等),土壤与土壤之间是否相同?师及时出示各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填入课本67页表中。
小结土壤的概念:能生存植物的土。
(二)了解土壤成分。
1.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水。
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来猜想土壤里含有水的。
(实验1)
演示实验:把比较潮湿的土壤放在铁盒里,把铁盒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在铁盒上盖一块玻璃片。
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
(4)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水中会冒气泡)
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土壤里含有空气)
小结:冒气泡 空气(板书)
设计意图】实验较简易,学生又有较多的相关经验,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目的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实验活动的全过程,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沙和粘土。
(1)引导学生用手慢慢地捻一捻土壤,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会有一粒一粒的感觉)
(2)思考:这些大小不一样的颗粒各是些什么?
(实验3)
(1)用杯子、水、玻璃棒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把土壤里的颗粒分开。
(考虑到学生困难)引导学生仿照课本70页的实验,把土壤放入盛水的杯子中用玻璃捧搅拌。
(活动3)
(2)分组实验。
(3)杯子静置,让土壤在水中沉降, 学生观察土壤沉降分层过程。
(4)学生说一说实验结果,沉降物大致可为几层?各层是什么?(大致分两层,下层是沙,上层是细土)
板书:沉降分层 沙
(5)让学生捻一捻上层的土,看有什么感觉。(粘粘糊糊的)
(6)归纳:这粘粘糊糊的土叫粘土(板书)说明粘土和沙也是土壤的成分。
【设计意图】对用水分离土壤,学生直接经验少,通过让学生观看沉降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有可靠的基础。
4.实验分析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成分。
老师用酒精灯加热土壤,分析土壤中的其他成分。
(实验4)
(1)老师进行实验:把土壤装在铁盒里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酒精灯加热土壤。
(2)学生观察和体验现象。
(3)学生说说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土壤加热后冒出烟、有一股烧糊的气味、土壤颜色变了……)
板书:冒烟、烧糊气味
(4)思考: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归纳:知道土壤中生长有许多植物,植物的枝叶枯死后,落在土壤里,最后就变成了腐殖质。
板书:腐殖质
(5)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物质,它是由水、空气、粘土、沙、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腐殖质是土壤的重要成分,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越利于植物的生长。
(6)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