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护理内涵 何谓主动服务意识? 主动服务意识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个人为别人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特点: & 主动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 & 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 & 它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而形成的。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服务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主动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意义: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 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这正是聪明人的做法。 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 心理障碍: 1.担心遭到拒绝 2.担心服务不好 记住:只要服务态度好,即使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暂时差些,也没有关系。因为只有在服务顾客的实践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有意识地学习和改进。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要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帮助顾客解决问题。既可以找同事帮忙,也可以找上司帮忙,甚至可以请其他的顾客帮忙,只要愿意,总能把服务顾客的事情做好的。 3.担心别人嘲讽 如果总是担心别人嫉妒而不敢进步,那只好做一个平庸之辈了。 4.感觉心里委屈 这其实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所造成的。 如何克服这一心理障碍? 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人更是帮自己。试想一下,如果周围有一个人,总是获得他人的帮助,却从来不去考虑帮助他人的话,时间一长,他人还会愿意再继续帮助他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有情感、有头脑的,既然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付出也就不会白费了。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学里的牛顿第三定律讲的是: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比如,用拳头用力去砸石头的同时,感到自己的手很疼,这就证明同时受到来自那块石头的反作用力;而且越是用力,就会感觉越疼,因为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人际关系中,这一定律也有一定的适应性。那就是说: 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 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爱别人,别人也会爱; 冷落别人,别人也会冷落; 恨别人,别人也会恨。 总之,付出什么,便会得到什么。 有时候帮助别人,当时只是得到了一声“谢谢”作为回报,似乎没有得到更多更实惠的报偿。但仔细想一想,即使只是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一位陌生人,同时也会起到帮助自己复习和检验知识的作用,“教学相长”就是这样的道理。生活中的帮人,并不见得立即就能产生完全相等的回报,但是却能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使得有个好人缘、好友圈,这也是一笔宝贵财富。 在职场上,多帮助同事,也会有一个好的工作圈,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别人也会主动帮助的。对待顾客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总是愿意帮助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顾客就会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陌生顾客会变成熟客;当遇到困难时,熟客也会来帮,渡过难关,继续为他服务。 5.厌恶服务对象 喜欢谁才接近谁,讨厌谁就远离谁,这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这人真麻烦…… 这人长得好特别哟…… 这人真小气…… 不理他了。 主动服务 几个基本 的 技 巧 技巧1:抢先提供服务 技巧2:观察宾客的肢体语言 技巧3:了解宾客的消费习惯 用恰当的语言探求宾客的潜在的需求。 技巧4:熟悉宾客的消费心理 熟悉宾客的消费心理模式,进而预测他们的需求。客人不是在真空里做出购买决定的,他们是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孝德与感恩(孝文化讲坛).pptx VIP
- 地下消防水池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五上英语每日一练小纸条(含答案11页).pdf VIP
- Unit 3 Yummy food(Wrap up)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pptx VIP
- 近五年黑龙江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3.docx VIP
- 2022病毒疣基层诊疗指南.pdf VIP
- 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课程课件:第6章化学平衡.pptx VIP
- 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2).docx VIP
- 张昕-行政组织学-第八章行政组织变革.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