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拓展延伸篇 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官终右拾遗,故世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所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文题背景 本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首离别之作,就从宴会的情景落笔。 筵席虽然丰盛,但它是为送行而设,因此不免又笼罩上一层离别气氛,使在座的人于欢声笑语之外渐渐产生惆怅与伤感之意。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一联,承首联而引出离别的主题。这一联自谢朓《离夜》诗的“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二句化出,但比谢诗显得出语更自然意境更深远,明确地抒写出此时此地惜别的情景。 “离堂”离别之地。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今“琴瑟和鸣”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妻)“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互相挽着胳膊),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描写夜空的景色。这时候,高高的树阴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借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别情。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月亮已隐没到高树之后,银河也消失在曙色之中了,人却没有散去,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这一联表面看像专写夜空,实则紧扣夜宴。写双方难舍难分,时间在不觉中逝去,通过夜宴之长,衬托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的含蓄手法,比正面抒写离情更有感染力。 篇末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问句作结。悠悠,遥远;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这两句说:此去洛阳的道路十分遥远,这一分手,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写自己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个结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全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浸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由于诗人此行是满怀信心地去求取功名,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之感。 zūn qǐ yán qín sè mò 丰美的宴席 古代乐器,本文指朋友宴会之乐 隐没 哪一年 金樽对绮筵 明月隐高树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衬 托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颈联用了以景衬情的方法。衬托的艺术手法在2010年天津卷和湖北卷和2011年重庆卷的古诗鉴赏中都作了重点考查。所谓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衬托在古诗中,可用于写景,也可以用于状物,还可用于抒情。 诗人根据实际需要,使衬托呈现出如下一些具体形式:冷暖相衬、动静相衬、乐哀相衬、大小相衬、声寂相衬、正反相衬、明暗相衬、虚实相衬、以景衬境、以景衬情、侧面烘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 此诗是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表达技巧的能力。“苇蓬”“斜阳”“船”“鹭鸶”是意象,由后两句可看出诗人是孤寂的。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诗人把鹭鸶当做人来写了,这是拟人;只有鹭鸶“翘足对船窗”,可以看出没有其他人关心诗人,反衬诗人的孤独,这是反衬。 答案 示例一:拟人手法。诗歌赋予鹭鸶人的情态,鹭鸶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诗人的心思,频频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 示例二:反衬手法。诗人用“唯有鹭鸶”翘足对窗来宽慰自己,反衬自己的孤独,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和苦闷。 自主学习篇 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 4-4游褒祥山记活页规范训练 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4-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语文 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 高中语文 4-4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圆序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 4-5郑伯克段于鄢活页规范训练 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4-3 荔枝赋并序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 4-6报任安书(节选)活页规范 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4-单元写作规划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 4-单元写作规划课件 粤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春江花月夜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1课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相信未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2课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我的五样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4课 我有一个梦想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