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航路的开辟(近代史第一阶段)
* * * * 注重实效 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瑞典---遗嘱 遗产作基金 1901年开始 12月10日颁 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 1.发明来源: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2.范围: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进程: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开始部门: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5.出现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7.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垄断 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生产力: 2.生产关系: 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 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要求,有利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组织的出现 原因 积极: 消极: 影响 实质: 认识垄断组织 1.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是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 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1)建立 ①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②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侵略形式: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 联系;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两次科技(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新的经济因素(资)。 3.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师夷长技,新思潮萌发,兴起洋务运动,开始实践近代化。 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显著标志 发 明 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18’C 60’S-19’C中期 19’C中后期-20’C初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技师和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棉纺织业(轻工业) 重工业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英国 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产生 相同点: 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 引起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世界面貌巨大变化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注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选C 准确理解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这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可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里提到的是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 “ 解析 从材料看,该言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使美洲融入了世界,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是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②④正确。这一评价从文明的交流和演进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夸大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①不正确;这一评价并非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