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周围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周围的变迁
爷爷说:全家五口就一间房,白天是书房、客厅,晚上铺开床是卧室。每次一打雷下雨就是我们家的“苦难日”也是家里最忙碌的日子……“为什么呀?”因为房屋是砖头和石灰砌成的,不结实,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家里的脸盆、茶缸、痰盂就发挥了它们的功效———接雨。一张吃饭的桌子总是要用砖头支起来才能用。做饭用的是蜂窝煤,炒菜用的肉,穿衣用的布……那可都是排很久的队才用供应票买到的。起早摸黑的工作,苦巴巴的干一个月就五十多元的工资,把你妈妈他们学费交了以后,精打细算才能熬到月底,如果遇到谁生病、谁娶亲嫁女,那将会捉襟见肘。整个厂里就一台黑白电视,厂里的孩子会早早端上小凳子,一个台也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国家减免了你们的学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前的教室只有又旧又破的课桌,坐上去吱吱呀呀的响,现在是崭新的课桌椅,明亮的教室,一流的师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你再看啊!就绵阳来说,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条宽大的柏油路,车水马龙;一座座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好又多、沃尔玛、百盛、茂业百货、梅西百货……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购物天地;公交车、的士、自行车、私家车、火车、飞机……人们出行多方便啊!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家里有电视机、空调、电脑、冰箱……这都很普遍,不足为奇。每天吃肉、喝牛奶、穿新衣服……再也不是一件奢望的事了。做饭用微波炉、电饭锅、燃气灶、电磁炉……可口的饭菜,舒心的日子……人们追求的都是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
爸爸说:改革开放后生活的变化我们深有体会,体会最深的有我们的居住环境。三十年前许多家庭住房只有一间,几乎相同布局,就是一张床或一个立柜,放在房中间拉上帘把屋子隔两间,孩子多的还要设上下铺,农村生活条件更差,全家都挤在一铺炕上。而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提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更多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变得明确,时代在变迁,人们的需求在变迁,每代人都在这平面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的烙印。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转变之一。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交通工具的改进,特别是火车的提速让我们与世界同在……可以说三十年的种种变化感慨多多,作为农民的女儿,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农民生活的巨变,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年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改善和提高。农民回忆和统计数字见证了他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巨变。
变化一:从“天天耕作吃不饱”到“不种田都吃得好”
大包干以前,家里人口多,每季生产队分粮食,集体劳动挣工分,吃不饱,吃不好。而现在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反映的是农民生活跨越贫困进入温饱,跨越温饱进入小康的两大变迁。80年代开始,随着包产到户广泛开展,我国农民一举跨越了温饱线,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随着包括农业税取消的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生活继续改善,达到了小康线。
变化二: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以前,孩子们的衣服能穿就可以,一件衣服要穿几个孩子,哥哥穿小转给弟弟,可不像现在,一个孩子漂亮的衣服可能就有一大箱。听奶奶讲那时候他们什么都缺,买粮要粮票,衣服自己做,买布还要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许多农民对以前生活的记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农民的穿衣打扮发生巨大的变化。
变化三:从“干打垒砖瓦房”到“别墅楼”
在我10多岁时,村里住的都是平房,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住上楼房。进入新世纪建设新农村,农民开始由砖瓦房到混凝土,在政府支持下全部拆旧建新,盖起二层不等的小楼、门市,各家楼内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一排排的新房,构成村里的商业一条街,让整个村庄俨然城市的风光。
变化四:村村通公路,黄土地变金土地
原来,晴天一身衣,雨天一身泥,到处都是黄泥路,有皮鞋也不敢穿,说起村道的变迁我深有体会,记得小时候背着书包上学时,最发愁走那条泥泞的小道,一下雨积水埋膝盖,脚下踩黄泥一不小心就连人滑倒在泥水里。而现在村里组与组,户与户之间都是水泥路相通。农民要想经济富裕,必须先修道路。随着道路的改善,农民种的农产品走出山沟沟,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路好了,经济富裕了,随着自行车、摩托车的普及,小轿车开始走入农家,农民走得越来越远了。消费观念的转变,注重生活的质量,在闲暇时“走出去,引进来”,一个出去旅游,欣赏全国各地的优美风光,陶冶情操,再一个出去看一看,学习外地先进技术促进自己当地的经济发展。
变化五:家庭消费品不断升级
30年来,我国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案例.ppt
- [揭秘游戏动漫设计行业的岗位分工.doc
- [梅州市水上交通应急反应预案.doc
- [中国古典山水诗.ppt
- [植物精油提取工艺.ppt
- [搅拌机.doc
- [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ppt
- [梦三国英雄综合出装总结.doc
- [搜索引擎——未来在于情境.docx
- [搜索引擎市场发展前景预测.docx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