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beginningoflife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与小进化 种群( population population):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 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种群或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称为小进化 种群以上水平的进化称为大进化 2. 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 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 种群基因库遗传变异的大小取决于种群的大小和种群中个体的基因杂合率。 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3. 遗传平衡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种群大、个体间随机交配、无突变发生、无新基因加入和无自然选择这5个条件下, 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将稳定不变地代代 相传,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4. 小进化 小进化:一定时间内群体基因库的变化,即生物种群的进化。 研究的内容: ①小进化的因素和机制,即研究遗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现象(如遗传漂变)等因素如何引起群体 的遗传组成的改变等。 ②种内分化和由亚种到种的发展过程等。 影响生物种群进化(小进化)的因素 (1)基因突变 (2)基因流动 (3)小群体的遗传漂变 在小群体中由于随机事件的影响,等位基因的频率从上一代到下一代容易发生波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遗传漂变。 瓶颈效应:杀虫剂与昆虫 建立者效应 (4)非随机交配性选择 (5)自然选择 定向性选择、稳定性选择、中断性选择 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 Drift)-------- 基因频率的改变 5.生物适应 .在进化生物学中,适应是自然选择作用于可遗传的变异而使生物增加适合度的过程。 适应是指某生物个体或物种群体与环境(包括其他生物种群)间的协调程度,通过生物个体或物种群体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反应、生活习性表达出来。 适应的过程便是一个生物进化的过程。 物种的形成与大进化 大进化:物种以上生物分类单元(属、科、目、纲、门、界)的进化。 其重要问题是物种的形成方式、因素;进化的方式、速率;物种的灭绝等 1. 物种的形成 物种不但是生物分类的单元,更是遗传生殖和进化的单元。 生殖隔离机制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物种形成的方式: 根据其进化节奏可划分为: 渐进式:地理隔离是其主要因素 跳跃式(通过大突变、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等途径突然发生) 根据其起源种群的地理隔离状况可划分为: 异域物种形成 邻域物种形成 同域物种形成 例:加帕戈斯群岛上发现的13种地雀的进化过程 2. 物种形成与大进化的模式 趋异进化与适应辐射 趋同进化和平行进化 协同进化 复杂化、多样化、不可逆 四、物种选择与灭绝 物种选择:在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并非每个出现过的物种都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仅从少数旧的 物种中大量产生,这个现象叫物种选择。 而另一些旧的物种则会灭绝。 大爆发: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量新物种几乎同时产生的现象 在进化中,生物的大爆发和集群绝灭现象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互更替的特征,即生物在每次大的绝灭之后往往会跟随一次 大辐射进化的到来。 生命进化的历程 ??一、单细胞生物的繁衍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二、多细胞生物的起源 ??三、多细胞生物的进化 ??1. 多细胞植物的进化??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多细胞动物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多细胞植物 的进化 多细胞 动物的 进化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主要表现: (1)多细胞生物结构的进化 (2)多细胞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进化 (3)性和有性生殖发生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Homo sapiens) 人类的分类地位为: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不同人种尽管存在地理和文化隔离,但是并没导致生殖隔离。 从猿到人 灵长类的进化 从类似食虫树类哺乳动物中进化出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手”逐渐发达起来。一对眼睛并列于脸的前方,灵长类开始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灵长类的进化 最早出现的灵长类是5000万年前的原猴类。 ??在第三纪末期气候变得寒冷和干燥,原猴类逐渐绝灭,少数演化成现代的猴类。 人猿类是在大约3600万年前渐新世时从一组原猴类进化而来的。 人猿类分为两支,一支进化成猿猴,另一支进化成为人类的祖先—原始人。 原始人的进化 血清蛋白的分子免疫学以及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和DNA序列的研究也说明,人与大猩猩具有非常近的亲源关系。 约500万年前,灵长类中的一个小系从树上下来,身体构造发生了与直立相适应的变化,进入人的进化阶段。 完全直立行走、手、脑与语言的发展使人成为灵长类中最高级的成员 人类的进化 约390至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直立行走,脑容量500ml ??约250万年前,早期猿人(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