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冊第八課醉翁亭記國學常識一、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的比較篇名
PAGE
PAGE 50
電子講義
精要版
電子講義
電子講義
精要版
PAGE 45
第四冊 第八課 醉翁亭記
國學常識
一、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的比較
篇名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作者
北宋 范仲淹
北宋 歐陽脩
背景
滕宗諒貶岳州,范仲淹應之請作記
貶知滁州
主線
謫
樂
寓意
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寫領會山水之美、宴飲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結構
先敘後議。由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組成,駢散相間
先記建亭之由來,再寫亭中所見之景、亭之樂,最後寫宴遊後之感
共同點
同為貶謫文學之作。
歌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
作者面面觀
一、幼年失怙,學荻畫書
歐陽脩父親死時,歐陽脩年僅四歲,母親鄭氏才二十九歲。她出身江南名族,立誓守節撫孤,由於家無積蓄,便攜年幼的一子一女,投靠歐陽脩在湖北 隨州的叔父歐陽曄。不久,歐陽曄因屢次遷調,就無法再照應他們了。
歐陽脩自幼敏悟過人,由母親親自教導讀書,因家貧無錢買紙筆,就折荻為筆,畫地學書,多誦讀儒家經典,也學寫詞藻華麗、對偶工整、音韻鏗鏘的駢儷文章。十歲時,在友人李堯輔家的舊書箱裡,找到殘破的韓昌黎集,並借回仔細研讀,對韓愈欽慕非常,從此苦心探索,往往廢寢忘食。十七歲,應隨州舉,不幸落第,又取韓愈的文章反覆誦讀。
二、忠直敢言,屢遭貶謫
仁宗 景祐三年,范仲淹因評論國家大事,揭發宰相呂夷簡結黨營私,觸犯呂氏,以致被離間而貶知饒川(今江西省 上饒市)。當時朝官大多商議援救,只有司諫高若訥認為當貶。歐陽脩仗義執言,寫信指責高若訥不知人間有羞恥事,結果自己因而被貶為夷陵(今湖北省 宜昌市)令。
慶曆五年(西元一○四五年),歐陽脩因「孤甥張氏案」被小人誣衊,貶知滁州。原來歐陽脩有妹一人,嫁給襄城 張龜正為續絃夫人。之後張龜正辭世,留下了前妻所生七歲大的女兒。歐陽脩見妹妹寡居無依,便將她們一齊迎回家中居住。此女長成後,與歐陽脩族兄之子歐陽晟結成連理,不料和歐陽晟的奴才有染。東窗事發後,由開封府權知府事的楊日嚴審辦。楊氏昔日曾因貪汙瀆職,被當時任諫官的歐陽脩彈劾在案,於是心懷怨恨而伺機報復,便趁機誣指歐陽脩與張女有曖昧關係,牽強附和,汙衊歐陽脩,致使仁宗亦誤解歐陽脩而將其貶知滁州。
三、議立太子,安定社稷
仁宗在位四十一年,晚年多病,國內大水成災,且東宮未定,歐陽脩到京師後便上疏勸仁宗早日立儲,以安定宗社。因歐陽脩此議,仁宗於嘉祐六年(西元一○六一年)詔立濮王第十三子宗實為太子,次年仁宗因急病遽崩,宗實嗣位為英宗。英宗得立,實賴司馬光、韓琦、歐陽脩等人之功。嘉祐六年八月,歐陽脩升參知政事。當時韓琦為相、包拯在樞密、司馬光在諫院,一時正人君子在朝,海內一片昇平。
四、改革文風,拔擢人才
歐陽脩在仁宗 嘉祐二年(西元一○五七年)知貢舉時,士子崇尚浮巧輕媚、險怪奇澀、言不及義的文章。他對此痛加排斥,凡作這類文章的,一律不錄取。科場上險怪的文風也從此改變,轉向樸實雅正、言之有物的古文。
歐陽脩雖嫉惡如仇,但獎掖提拔後進,又唯恐不及。凡經他賞識的文人,都能名聞當代。文章流傳千古的古文家曾鞏、王安石、三蘇父子,都是經他的提拔而名顯於世。
五、風骨高標,垂範千古
歐陽脩仕宦四十年,剛正不阿,見義勇為,只知改革朝政,安定民生,毫不介意個人去留。儘管放逐流離,至于再三,而志氣自若。他為政寬簡,不求聲譽,唯求利民便民。
歐陽脩一生篤於朋友,與人盡言無隱,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執政後,士大夫有所干請,他一定當面告知可否,即使與諫官議論政事,也必定責以是非,因此招致許多怨謗。歐陽脩素以風節自持,卻屢遭汙衊,年六十就一再乞歸,然未被允許。守青州時,又因請止散青苗錢,遭王安石批評,求歸之心更切。熙寧四年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歸隱潁州 西湖。神宗 熙寧五年(西元一○七二年)卒,享壽六十六歲。追贈太子太師,諡號文忠。
形音義彙整
一、義近詞語
蔚然
蓊鬱/青青/離離/蔚蔚/蔚如/萋萋/蓊蓊/鬱鬱
潺潺
涓涓/潺湲/幽咽
巖穴
山谷/谷壑
繁陰
濃陰/陰翳
林霏
山氣/林煙/林霧/山嵐
已而
頃之/少頃/俄而/少間
二、同義成語
觥籌交錯
羽觴飛行/觴酌流行/杯觥交錯
蒼顏白髮
雞皮鶴髮/蒼顏皓髮
峰迴路轉
曙光乍現/柳暗花明/枯木逢春/否極泰來
醉翁之意
意不在此/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
撥雲見日/水清石見
傴僂提攜
黃髮垂髫/老叟孩童/斑白童稚/耄耄孩提/皓首孺子/黃童白叟/老叟孩童/耄耄孩童/華髮髫齔
三、一字多義
形
義
例句
發
開花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歐陽脩醉翁亭記)
啟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 述而)
散發
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司馬光訓儉示康)
陳
列,動詞
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歐陽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