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解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2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只对停止呼吸的触电者使用。操作步骤如下: 1.先使触电者仰卧,解开衣领、围巾、紧身衣服等,除去口腔中的粘 液、血液、食物、假牙等杂物。 2. 将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颈部伸直。救护人一只手捏紧 触电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掰开触电者的嘴巴。救护人深吸气后,紧贴着 触电者的嘴巴大口吹气,使其胸部膨胀;之后救护人换气,放松触电者 的嘴鼻,使其自动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吹气2秒,放松3秒,大约5秒钟 一个循环。 3.吹气时要捏紧鼻孔,紧贴嘴巴,不使漏气,放松时应能使触电者自 动呼气。其操作示意如图1.7∽图1.10所示。 4.如触电者牙关紧闭,无法撬开,可采取口对鼻吹气的方法。 5.对体弱者和儿童吹气时用力应稍轻,以免肺泡破裂。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图1.7 头部后仰 图1.8 捏鼻掰嘴 图1.9 贴紧吹气 图1.10 放松换气 1.4.3 胸外心脏挤压法 帮助触电者恢复心跳的有效方法。 操作要领如图1.11∽图1.14所示。 图1.11 正确压点 图1.12 迭手姿势 图1.13 向下挤压 图1.14 突然放松 1.5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 1.5.1 电气防火 1.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 几乎所有的电气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气着火。如设备材料选择不当, 过载、短路或漏电,照明及电热设备故障,熔断器的烧断、接触不良以 及雷击、静电等,都可能引起高温、高热或者产生电弧、放电火花,从 而引发火灾事故。 2.电气火灾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1)预防方法 应按场所的危险等级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及电 气线路,按规定正确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在线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负 载容量及合理的过载能力;在用电上,应禁止过度超载及乱接乱搭电源 线;对需在监护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应“人去停用”;对易引起火灾的场 所,应注意加强防火,配置防火器材。 (2)电气火灾的紧急处理 (2)电气火灾的紧急处理 首先应切断电源,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不能用水或普通灭火器(如泡沫灭火器)灭火。应使用干粉二 氧化碳或“1211”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灭火。 表1-1 常用电气灭火器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种 类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规 格 2kg、2∽3kg、5∽7kg 8kg、50kg 1kg、2kg、3kg 药 剂 瓶内装有液态二氧化碳 筒内装有钾或钠盐干粉,并备有盛装压缩空气的小钢瓶。 筒内装有二氟-氯-溴甲烷,并充填压缩氮。 常用电气灭火器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续表 种 类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用 途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精密仪器、油类、酸类火灾。不能用于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天然气等火灾。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油类、化工化纤原料等初起火灾。 功 效 接近着火地点,保护3m距离。 8kg喷射时间14∽18s,射程4.5m;50kg喷射时间14∽18s,射程6∽8m。 喷射时间6∽8s,射程2∽3m。 使用方法 一手拿喇叭筒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 提起圈环,干粉即可喷出。 拔下铅封或横锁,用力压下压把。 1.5.2 防爆 1.由电引起的爆炸 主要发生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 2.防爆措施 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应合理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正确敷设电气线路,保持场所良好通风; 应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短路、过载; 应安装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对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安装在危险区域 外; 防爆场所一定要选用防爆电机等防爆设备,使用便携式电气设备 应特别注意安全; 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与单相三线制,线路接头采用熔焊或钎焊。 1.5.3 防雷 雷电产生的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