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哥隆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话哥隆人

闲话哥隆人 在美丽富饶的昌化江下游,生活着一群“混血儿”---哥隆人。谈起哥隆人,人们脸上常常浮起非常复杂的表情,既爱又怕,既敬又恨,然后开始数落哥隆人的是与非. 数落完了,你仍然对哥隆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如同那复杂的表情一般,是个复杂的混合体。 哥隆人自己其实并不认同“哥隆人”这个说法,他们自称为村人,说的是村话。只因村人逢见比自己大的男性,开口便叫“哥隆”,即“大哥”,久而久之,旁人便把村人叫做哥隆人,反而忘了他们本来的称呼。 哥隆人的本源得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武帝派已降服的匈奴士兵和黄河流域一带的士兵一起往南方平定百越民族。其中有一部分前往海南岛昌化江下游两岸征服那里的骆越人(即黎族人)。骆越人臣服后,前来征服的匈奴士兵和汉族士兵受朝廷之命就地居住,和当地的骆越人和睦相处渐渐融合,形成最早的哥隆人,古时称“漠人。 也许是身上奔涌着黎族人和匈奴人的血液,哥隆人生性彪悍、勤劳能干、善良豪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哥隆人屡次遭受朝廷的征讨,却不轻易服输,曾几近消亡。后来,为了延续血脉,哥隆人不得不在亲属内通婚,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马来血缘亲”。经历阵痛后的哥隆人,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生存空间,他们在军人的包围监控下忍辱负重,辛勤劳作。 唐宋年间,移民海南的人越来越多,有商人,士兵,逃难者,皇族后裔,被贬的失意官人,被流放的犯人。天性善良豪爽的哥隆人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吸纳性,他们并不像其他村庄一样,对外来人存有戒心,相反,他们敞开胸怀,善待每一个客人,热情地包容那些饱受创伤的人们,让那些饱受冷眼的失意者在蛮荒的海南岛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们不知不觉融入这个群体,上到皇族后裔,下到越南渔民、日本海盗,渐渐被哥隆人同化,成了哥隆人的一员。匈奴人和黎族人的豪爽彪悍,皇族文人的聪明上进,沿海渔民的善良可亲,犯人海盗的诡计多端……多重性格的巧妙融合,构成了哥隆人,这个以汉族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多族群的“混血儿”。 都说混血儿智商高,融合了多民族、多族群的哥隆人心智自然高人一筹。他们不甘于世世代代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奉为真理,为了让孩子能读上书,甘愿砸锅卖铁,甚至借高利贷。村里谁家的小孩考上大学了,这家的父母比村里最有钱的人还荣耀。哥隆人爱读书的传统除了有皇族文人血统外,还受海南第一进士符确的影响。符确原是儋州三都镇人,他告老还乡后,到现东方市四更镇赤坎村(哥隆人群居地)开馆办学,使当时昌化地区读书之声蔚然成风。哥隆人也许从那时起,才普遍接受启蒙教育,走上尊师重教之路。哥隆人本就不笨,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自然争气,哥隆人的村庄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向来比附近其他村庄的孩子多。解放后昌江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李朝弟就是昌江县昌化镇昌城乡浪炳村的哥隆人,他后来到美国读完博士,留在美国工作。 也许是祖上受的冤屈太多,哥隆人憋着一口气,出人头地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们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用尽心机。在官场上,商场上,他们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的约束,四处钻营。他们善用关系,人情世故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在他们缓慢沉稳的话语背后,是缜密的思维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举个例子,同是送礼,人们常常是拎着礼物进门,三两句话后就道出来意。哥隆人不屑于这么做,他们拎着厚重的礼物,仿佛就为来和你闲聊的,下次再来,还是如此。如此三番两次,等你和他熟腻了,他这才道出真正的来意,这时你想拒绝他都难了。由于聪明上进,心思活络,加上勤劳肯干,哥隆人的官运和商运特别通达,成名成家的也不在少数。哥隆人人数并不多,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活跃着哥隆人的影子。在单位里,哥隆人往往成为骨干,撑起一方天地。 哥隆人目前集中居住在昌化江下游两岸的昌江县和东方市的几个村庄里,这几个村庄被讲军话的村庄紧紧包围着,这是历史的遗留,另一方面也为哥隆人的生存和发展制造了一定的难度。也许是因为哥隆人人数少的缘故,哥隆人自觉、自强、自立和自我认同的意识非常明显,他们骨子里的好强任性和抱团,往往让周围人无可奈何。哥隆人轻易不动怒,他们不太计较小节,贪小便宜的事和哥隆人不大扯得上边,但是哥隆人不能容忍别人随意践踏自己和族群的尊严。当着哥隆人,你千万不能骂他的祖宗,也不能说哥隆人的坏话,更不能损害哥隆人的集体利益,把哥隆人不当回事。哥隆人是万万不能惹的,一旦你惹毛了哥隆人,他不是招来一伙哥隆人和你论理干架,就是倾家荡产,走遍天涯海角都要把你告倒,就为争一口气!哥隆人的抱团也是出了名的。因为“马来血缘亲”的关系,哥隆人相互间或多或少都有亲缘关系,为了在夹缝中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们不得不紧紧抱成一团,互帮互助,一致对外。在哥隆人的村庄里,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大家都会主动帮助弱势家庭,让他们感受亲人的温暖。一遇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忙活起来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