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知识6桥梁知识6.doc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桥梁知识6桥梁知识6

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且维修容易,除特大跨度桥梁外,是设计中优先考虑的结构体系,应用甚广。1949年前由国人设计监造的梁桥,以总长1453m,最大跨度67m的杭州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1937年建成)为一里程碑,1949年后这种梁桥已有长足的发展。 ??? 钢筋混凝土梁桥是一种常用的中小跨度桥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邕江桥(1964年)为代表,主跨最大55m,系中国最早按闭口薄壁构件设计的一座箱形悬臂梁桥。 ???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本世纪50年代中国即已开始研制,1956年初首先在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23.9m的简支梁。跨度20m的京周公路桥也于同期建成。这种桥型的最大跨度为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跨度为62m,1988年);1989年建成的开封黄河大桥总长4475.09m,其中有77孔50m简支梁采用连续长度达450m,并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 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以其最适宜采用平衡悬臂拼装或浇筑法施工,在中国60年代首先受到重视和发展。悬臂拼装T型刚构桥以河南五陵卫河桥(1964年)为首创;悬臂浇筑T型刚构桥则以广西柳州柳江大桥(1967年)为先导。重庆长江大桥(1980年)是这种体系目前的最大者,主跨达174m. ??? 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有发展了跨度更大、运营条件更好的多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其中广东省广州洛溪大桥(1988年)跨度达到180m;正在施工中的湖北省黄石长江大桥,跨度已增至245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的杭州钱塘江二桥(1991年),跨度联长(主跨80m,联长18孔),且在罕有的施工涌潮高度1.96m和潮压强度32kPa下建成。连续梁桥的广泛采用,又促进了顶推法(在直桥与弯桥上)、大吨位(500t浮吊安装和移动式,模架逐孔浇筑等施工方法的发展。 ??? V型墩或Y型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或悬臂梁桥,可以优化造型,削减支点弯矩,降低桥梁建筑高度。台湾忠孝桥(1981年)、桂林雉山漓江桥(1987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 钢桥在中国主要用于铁路桥或公路铁路两用桥。公路钢桥以山东省北镇黄河公路桥(1972年)为最大,最大跨度112m,是一座铆接连续钢桁梁,基础采用1.5m钻孔灌注桩,最长入土深度达107m,为目前国内之最。1980年建成的广东省马房北江公路桥,已采用先进的栓焊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公路铁路两用的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采用主跨128m的钢连续桁架梁,3号钢铆接连接,首创了新型的直径φ1.55m管柱基础(以后在江西省南昌赣江南桥中发展到φ5.8m,1962年),是中国桥梁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采用了较好的16Mnq钢材,主跨增大为160m的铆接连续钢桁架梁,从材料、设计到施工均依靠本国力量建成,并且发展了深水基础,其中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m;首次采用了φ3.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并且创造了新颖的复合基础;清基潜水作业水深达65m。九江长江大桥(1992年)采用了更好的国产15MnVNq钢材,最大钣厚达56mm;栓焊连接,主跨达216m,系以柔拱加劲的连续钢桁架梁;并进一步地发展了施工较为简便的双壁钢围堰钻孔基础。在钢梁安装方法上,也从单层吊索架发展为双层吊索架安装。 ??? In designing a bridge, preference is often given to beam structure, unless it has a very long span.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to fabricate and erect, easy to maintain, and with less construction time and low cost, beam structure has found wide application in bridgework. In 1937, over the Qiantang River, in the city of Hangzhou, was erected a railway-highway bi-purpose bridg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453m, the longest span being 67m. When completed, it was a remarkable milestone of the beam bridges designed and built by Chinese engineers themselves before liberation. Since 1949, this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