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与利率机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金的价格——利率决定于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政府预算赤字 正相关:挤出效应 国际利率水平 我国有机利率体系的构建 2007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公告 2007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期为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 发行期内如遇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尚未发行的2007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在利率调整日按3年期、5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的相同百分点作同向调整,提前兑取分档利率另行通知。 2007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分别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为何要相应调整未发行的国债利率? 维持利率格局的均衡。 均衡的利率格局 微观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边际收益相等 资本的边际收益:综合考虑期限、风险、流动性等因素,资本用于任何用途的边际收益应该相等,此时实现帕累托最优。 假设当前均衡的利率格局为:存款利率5%,国债利率4%,企业债券利率7%。(相同期限,如3年期) 中央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利率:从5%上调到6%,利率均衡格局被打破,则会出现资本从低利转向高利套利行为最终使利率格局恢复均衡。此即帕累托改进过程。 推论1:决定资金流向的是资金的相对收益水平,而不是绝对收益水平。 推论2:各种类型的利率之间存在一个有机的利率体系,维持利率均衡格局。 推论3: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基准利率的培育与有机利率体系的构建。 现象解读:央票收益率的异象 2006年9月,中国央行在近两周内保持着巨额回笼的力度,从月初的净投放转向净回笼,两周净回笼资金已经达到1030亿元。但与央行增强的回笼力度不相对应的是,央票收益率却在持续走低。 杜艳,“流动性过剩依旧,央票收益率持续走低”,《经济观察报》2006年9月23日 中央银行增强货币回笼力度是一个金融紧缩的信号,中央银行票据收益率应该是上行的,而现在的票据收率却走低。 过剩的流动性带来对债券需求的大幅增加,在同样的收益率情况下,商业银行愿意购买更多的中央银行票据,导致债券需求曲线右移。 P Q Bs1 Bs2 Bd1 Bd2 i A B C 假定原来债券供求的均衡点为A点,中央银行加大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体现为债券供给曲线的右移,新的均衡点变为B点,债券价格下降,中央银行票据收益率上升。 问题的关键在于,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在流动性过剩甚至泛滥的背景下,对债券的需求也增加(不是因为债券价格的下降),使债券需求曲线右移,新的均衡点变为C点,此时,债券价格高于A点,因此,收益率相应降低。 预期通货膨胀率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P Q Bs1 Bs2 Bd2 Bd1 i 2 1 P1 P2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导致债券需 求曲线的左移和债券供给曲线的右移,均衡点由1点移动到2点,均衡债券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利率上升,债券的均衡数量的变化不一定。 结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费雪效应 利率与股市:正相关VS负相关 一般而言,利率是一个顺周期的经济变量,即经济景气上行时,利率也相应上升。另一方面,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景气上行,股市趋于上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利率与股市之间正相关,即较高的利率对应着较高的股票价格。 而按照金融资产定价的经典理论,股票价格与利率负相关,即利率升高,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这毫无疑问与上面的推论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矛盾。 如何理解这一矛盾?利率与股市之间到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金融资产定价的经典公式:持有该金融资产所能实现的未来现金流, 以利率作为贴现率,按照对应的期限进行折现所得的现值总和,即为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 利率的顺周期性:利率作为外生变 量与内生变量的解释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景气与 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预期 利率与股市之间正相关的推论阐述的是股价与未来现金流的关系,股价与未来现金流成正相关,即上述公式的分子方面。即经济景气上升时,利率会相应上升,同时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上升,而股价恰恰是未来现金流的反映,因此,股价会上升,由此使得利率上升伴随着股价的上升。 利率与股市之间负相关阐述的是另一层面即上述公式的分母方面,即利率的升高,使得上述公式中使用的贴现率变大,由此按照既定的现金流,其现值总和必然变小。或者说上述结论是以未来现金流不变作为假设前提的。 因此,上述两个结论分别阐述的上述公式的两个方面,即分子和分母方面,本身并不存在矛盾。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