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

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3月起,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建筑简介 全景(时间约为20世纪80-90年代) 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1]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2]济南老火车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法国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发源地。那伸向蓝天的高大钟楼便体现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理念,但设计者又把与他们信仰中的上帝相衔接的尖顶改换成了罗马式的圆顶,并把圆顶下的墙面装饰上四个圆形大时钟,用以替代只可用听觉感知的教堂钟声,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欧洲历史上流行最广、 民国初年津浦路济南火车站远眺 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济南老火车站这座小小建筑中也有多处体现:钟楼立面的螺旋长窗、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墙角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窗前种植的墨绿松柏、棕褐围栏都使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3]济南站:一个是1904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另一个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它们共同见证了济南这座享誉中外的“泉城”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沧桑岁月。 2背景历史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当时因两条铁路的统辖权不同,津浦铁路济南站独立设置在今济南站的位置。相距数百米,有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这在中国其他城市中极为罕见。 美丽的火车站钟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德国无暇顾及远东,便占领了胶济铁路。1919年,巴黎和会擅自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主权。这里遂成为两大铁路干线统一使用的大型车站。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所以,原来的铁路济南站,自此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站了。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二战后,德国人编制的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济南火车站。它还成为当时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电影《大浪淘沙》也拍摄于此。 1958年,为增加容量,铁路部门对老火车站进行了部分改造,在西面建起了两层候车室和三座站台天桥。1972年为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车站新建了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当时称迎宾门。 老火车站的残迹 2013年8月15日-中午时刻,出济南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脚手架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汗流浃背,2013年8月4日济南站的室外温度超过35℃[1]。 站在火车站南广场向四周望去,几乎找不到济南老火车站的踪迹,火车站南面的大楼阻碍了视线。与其他城市一样,火车站广场两边,一群老人手拿着牌子招呼着来往行人,“临时休息,宾馆内有空调。” 沿着站前街往南走到第一个路口左拐,是一栋老房子:尖顶、红瓦、巨大的柱子、几个壁炉烟囱、墙体上爬满墨绿的爬山虎……墙体上,黑色的铭牌有中英文两种解说:济南铁路局实业发展公司,两侧的欧式古典建筑始建于1904年9月,属胶济、津浦线济南站区附属建筑物……距今已经有100多年,被列入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多少路人留意铭牌上的文字,行色匆匆。这个欧式大院里有一个花坛,花坛中央摆放着一块巨大的石头。门卫阻拦了记者的拍照,“这里是办公大楼,不能拍照。” 经过记者的询问,大院旁卖饮料的小卖部老板娘指着远处的铁路大厦说,“那才是济南老火车站,现在那里实际上是济南站出站的地方[1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