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河源头话_於菟_青海同仁年都乎土族_於菟_舞考析_秦永章
第 20卷第 1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Vol. 20 No. 1 2000年 1月 Jou rnal of South- Central Univ 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Jan. 2000
江河源 头话 “ 於菟 ”
青海同仁年都乎土族“於菟”舞考析
秦永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 要: 本文在考察巴楚古俗的基础上 ,对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的祭祀舞蹈 “於菟” (虎 )舞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 ,指出它与古代巴楚地区的崇虎尚巫之俗一脉相承。 明初 ,江南一带 (包括巴楚地区 )的一部分汉人 ,来到青海同仁地区屯边守塞 ,其中不少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 ,同时也将这一习俗带到青海同仁土族地区。
关键词: 青海;土族 ;“於菟”舞;巴楚文化 ;土家族
中国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439( 1999) 01— 0052- 04
我们知道 ,巴楚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性兼地域性文化 ,它主要分布在渝、陕、鄂、湘、黔五个省市交界区域 ,以三峡地区为中心。巴楚文化有一种特殊且较普遍的文化事象 崇虎。 近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与巴楚故地相距甚远的江河源头、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土族中保留着一种原始古朴的宗教祭祀舞蹈
“於菟” (虎 )舞。笔者认为 ,青海土族中保留着的这种舞蹈 ,来源于巴楚文化中的崇虎尚巫习俗 ,它是现在考察巴楚古风的“活化石”。
1 跳“於菟”舞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祭祀山神时禳灾纳吉的一种重要仪式。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是年都乎
土族集体祭祀山神的日子 ,届时 ,作为必不可缺的一种仪式 ,一定要跳“於菟”舞 (亦称驱赶於菟 )。其主要过程如下:
先从本村群众中挑选 7名身体健壮的成年男子 ,来到山神庙 (庙内除供奉着山神的塑像外 ,还有二郎神等其他地方保护神塑像 ) ,在村内巫师“拉哇”的主持下装扮成老虎 , 即脱去上衣、挽起裤管 ,用黑墨汁或锅底黑灰在面部画上虎头像 ,前胸、后背及腿部均涂成虎皮斑纹 (有时前胸及后背也涂成虎头像 )。扮演者还要用书画有符咒的白纸条把头发扎拢 ,双手再各执一根约长 1. 6米左右带钩的棘枝作为道具。 手持单面羊皮鼓的“拉哇” (即巫师 )是祭祀山神跳“於菟”舞的主持者 ,并有一锣手随行陪同伴奏。当山神庙的庙主吹响海螺以后 ,“於菟”扮演
者与围观群众聚集在山神庙内 ,祭神仪式正式开始。“拉哇”击鼓诵经 ,饰虎者列纵队面向庙内山神及二郎神等诸神像前 ,单腿跪地倾听。 此间 ,庙主不断地给“於菟”们饮酒 ,於菟们从此不再与人言语。听罢祷词经文以后 ,於菟在庙院内结队围圈起舞 ,其舞姿为单腿雀跃式、左右侧身摇摆作猛虎状 ,其动作以垫步吸腿跳为多 ,具有粗犷古朴的特点。於菟们跳了约半个小时以后 ,庙外鸣响鞭炮 (或鸣枪 ) ,将於菟们送下山去。于是 ,於菟们奔下山坡 ,径直入村 ,舍门越墙进入各家院落 ,无所顾忌地在室内寻觅食物。每年至此时 ,村民们都提前备好肉、圈饼等食品置于室内桌上 ,待於菟来食用。 於菟们觅得食物时衔于口内 ,并摇头摆尾作老虎吞食状。若遇家有病人卧床 ,於菟则跳上炕 ,跨越病人驱体数次 ,以示将缠身的病魔驱除 ,使病人早日康复。 於菟不论从谁家拿走食品 ,主人都不能表示反对 ,反而认为於菟赶走了隐藏在他家的妖魔 ,来年定会人畜平安、吉祥如意。因此 ,脸上都显出喜悦之色。若有谁家被遗漏 ,主人便把食物拿出来送给於菟 ,意思是於菟也去过他家驱祟 ,来年可与村民们共享平安丰年之乐。
於菟们完成了到各家的除祟活动以后 ,个个口衔肉块 ,双手各执串满圈饼“曲连”的棘枝 ,兴高采烈地结队汇集于村内巷道里 ,然后舞蹈出村。这时村民们再次鸣枪 ,於菟们做惊恐状 ,仓惶逃窜 ,来到村外河沟 ,用冰冷的河水洗净面部及身上的斑纹 ,同时也意味着洗除了从村民家里带出来的妖气。 巫师和锣
⒇ 作者简介: 秦永章 ( 1963— ) ,男 (土族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历史学硕士 ,主要从事西北史地研究。
52
第 20卷 秦永章: 江河源头话“於菟”
手也同时在村外河滩诵经焚纸 ,示意已把妖魔彻底除尽。围观群众各自回家 ,於菟们则住进附近的磨房等处 ,尽情享受“掠”来之物 ,两天后方可回村。 祭祀山神的於菟舞才告结束。
关于年都乎土族跳“於菟”的习俗 ,在历史文献及地方志书中尚未发现相关记载。调查时 ,村内遗老们也不知其源于何时何因 ,只记得从孩提时代 ,其先辈们在祭祀山神时就跳此舞 ,并一直由村内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