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小结及思考 通过本章的讲解,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如下的几个知识点: 1、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规律 2、大陆地壳组成研究的基本方法 3、大陆地壳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 课后作业 1. 太阳系和地壳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2. 陨石的分类及其研究意义。 3. 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的方法。 大陆地壳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特点。 5. 总结元素丰度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地位。 火星,印度访客要来了?! 香山科学会议研讨纳米地质学及纳米成藏成矿问题 都有为、琚宜文、王焰新、陈天虎、孙岩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纳米矿物学与岩石学:纳米晶格与表面效应以及岩矿成因; 纳米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纳米变形与化学行为及其机理; 纳米能源地质学与矿床学:纳米成藏成矿效应及动力学机制; 纳米地质学与环境和灾害问题:新的前景与挑战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 The boundaries between metamorphic facies represent T-P conditions in which key minerals in mafic rocks are either added or removed, thus changing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observed They are thus separated by mineral reaction isograds The limits are approximate and gradational, because the reactions vary with rock composition and the n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luid phase The 30oC/km geothermal gradient is an example of an elevated orogenic geothermal gradient. 研究区 Al2O3 Fe2O3 MgO CaO MgO +CaO MgO / CaO Na2O K2O Na2O / K2O Cd 长江(26) 14.3 6.36 2.52 3.67 6.19 0.69 1.06 2.65 0.40 0.33 汉江(27) 17.9 8.52 2.21 0.99 3.21 2.22 0.80 2.92 0.27 0.27 研究区 Zn Pb Zn / Pb As Sb As / Sb Mo Cr Ni Cr / Ni F pH 长江(26) 105 36.3 2.9 11.5 0.81 14.2 0.81 94 39.8 2.36 680 8.02 汉江(27) 127 32.0 4.0 18.2 1.26 14.4 1.26 111 53.6 2.07 876 6.8 例1 长江、汉江冲积成因土壤化学组成特征 氧化物:%,其余:mg/kg;括号内为样品数 结论1:用CaO+MgO 对pH作图,Fe2O3对Cr+Ni作图,Cr+Ni 对Mo作图,由图可见,长江与汉江冲积成因土壤化学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别。 两江汇水域表壳岩石化学组成特征 作为土壤母质的沉积物来自各自的汇水流域,河流沉积物中化学组成的差异受控于各自汇水域表壳岩石的化学组成。为此,长江沿江冲积成因土壤的化学组成受长江中上游流域——扬子陆块表壳岩系化学组成的制约,而汉江冲积成因土壤的化学组成则受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岭造山带表壳岩系化学组成的限定。 扬子陆块、秦岭造山带上地壳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 构造单元 Fe2O3 MgO CaO As Sb Cr Ni Mo F 扬子陆块 1.54 3.82 7.40 3.29 0.24 56 33 0.63 493 秦岭造山带 2.21 3.60 6.88 4.06 0.31 82 40 0.70 526 氧化物:%,其余:mg/kg 扬子陆块盖层中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碳酸盐发育,为此风化后的沉积物 CaO含量高,土壤呈碱性。 而秦岭造山带表壳岩系中基性火山岩比例大,这样,Fe2O3、Cr、Ni丰度偏大,其发育的土壤中性偏酸。 这些特征都分别被长江、汉江冲积成因的灰潮土对应地继承下来了。 结论2: 例2: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缘界线(豫西段) ? 森林植被覆盖、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Co,Ni,Cr,V,Ti累加异常南北迥异,为什么? ? 北侧:华北地台,碳酸盐岩 南侧:秦岭褶皱系,基性火山岩 ? 界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