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语文一轮教学案:专题八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7届语文一轮教学案:专题八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语文一轮教学案:专题八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

   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基础点:文言断句,在过去称为句读,所谓“句”就是作者已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该断句,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即用“句号”,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相当于今人使用的“逗号”,弄清句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要正确断句,应先掌握大意,其次抓住特殊标志,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重难点:1.理解文段大意。 2.寻找断句标志。  [考法综述] 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其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观题,就选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种句读,请考生判断正误;二是主观题,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出某个句子(未断开),要求考生断开。 命题法1 提供语境的客观型断句  典例1  对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有删改) A.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C.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D.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客观断句题,考生可抓住一些相对整齐的语句来断句。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舍我其谁也”,这些语句相对整齐,可断开。 参考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样子。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是一个时候。每五百年必定会有圣王出现,这期间也必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从周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按年数说,已经超过了;按时势来考察,该出现圣君贤臣了。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我为什么不愉快呢?” 解题法1 分析语境,抓住异同,字斟句酌 -------- (1)通读文段明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正确断句,先要把相关语句通读几遍,力求对语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对于客观型断句题,要先比较分析所给选项的断句异同处,然后圈起来,再利用知识积累有针对性地分析。 (2)实词、句法多联系。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已掌握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一般来讲,动词的前后都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的情况除外。如上题,“诏下公卿群臣议”一句,中间不能停顿,因为“公卿群臣议”是“诏下”的内容,在句中作宾语。 (3)借助虚词定首尾。断句除了以语意表达为依据外,还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如虚词。有些虚词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夫、若夫、至若、且夫、盖、凡、窃、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用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也、者、乎、矣、尔、欤、焉、哉、耶、而已”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根据这些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句式、活用要明确。断句时还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有的句子中还有词类活用现象。这些不仅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中的易错点。 (5)文史知识不容忽视。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命题法2 提供充分语境的主观型断句  提供充分语境的主观型断句题,属于断句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近年来,不少高考卷采用的是这种考查形式,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浙江卷等。一般都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试题,一般停顿8处左右,分值为3~5分,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抓住标志词,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境,检查已断开处是否恰当,并推敲较难把握的地方。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偃虹堤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