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课程教学时数:101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代码:580103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课 必修课开对象:非电类相关专业
制订人: 张 鹏 审核人: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贯彻以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力求体现精炼与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非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专业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校企合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带学生实习等方式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 “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以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学习情境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学习领域为平台,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设立课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对象,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共设置15个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有若干个工作任务,同时每个学习项目均应从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的标准。
二、课程标准实施思想
电工电子技术是集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方法,并根据专业的不同,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理解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变压器的特点、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侧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能力。随着对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近年来蓬勃发展。教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书本知识的传授拓展到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指导,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强调掌握基本概念、基础内容和实际应用,但不局限在现有的教材内容之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最终实现基本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电工电子技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即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课程的实施是以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教改,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立体结构,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内理论知识与试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加大实践的比重,不仅在课堂可以试验,在课后实验室定期开放,提供试验的场所,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显著。
(5)注重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