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晚遊六橋待月記袁宏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課晚遊六橋待月記袁宏道

第七課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壹.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一、袁宏道 1. 字中郎,號( 石公 )。 2. 早慧,年4歲,著新履,舅呼之曰:( 足下生雲 )。應聲曰:( 頭上頂天 )。8歲,母卒,不數哭,一哭即痛絕。由祖母及庶祖母撫養長大。 3. 年16,為諸生(秀才),結文社於城南,自為社長,社友年30以上皆師之。年20,中舉人,入京赴考,未中。返鄉問學李贄,自此受其影響。 4. 萬曆二十年中進士,不仕。二十三年選為( 吳縣 )知縣,一縣大治。宰相申時行聞而歎曰:「二百年來無此令矣。」二十五年因事與當道相左,遂有去意。值偶病癒,且庶祖母病危,去意遂堅,七次上書請辭,才成。 5. 解官後,三次遊西湖,有文記之。 6. 後又任官禮部儀制司主事,又辭官;又起任吏部主事,考功員外郎、稽勳郎中,赴秦中典試,隔年辭官回鄉,居沙市 硯北樓,不久病逝。 二、公安派 1. 興起:因為反對( 前後七子 )擬古主張而起。 2. 名稱:因三袁籍隸( 湖北 公安 )而有。 3. 人物:(1)萬曆間,李贄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與焦紘、徐渭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2)三袁─( 袁宗道 )(發端)、袁宏道(領導)、( 袁中道 )(擴展)三兄弟。 4. 主張:(1)反對擬古、復古,主張文隨時變。袁宏道 與江進之尺牘「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勢也。」文學隨時代而進化,不必一味擬古、仿古。 (2)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主張應抒發個人真實情感,不摹擬、不無病呻吟;應發揮個人自由創作精神,不拘泥傳統之格調聲律,而傷害作者個性。「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 (3)重視通俗文學的價值。受李贄 童心說以傳奇、院本、雜劇、西廂、水滸,與秦漢文、六朝詩同稱為「古今至文」的影響,袁宏道將金瓶梅、水滸傳視為逸典,將民歌視為真聲,對於戲劇、小說等給予較高的評價。 5. 風格:作品以遊記、尺牘、小品文為佳,或秀逸清新,或活潑詼諧,均能自成一格。 6. 缺點:因消極避世,故多寫自然景物或生活瑣事;其作品缺乏深度,題材也不夠寬廣。 7. 影響:直接造成晚明小品文的興盛。 三、袁宏道的西湖系列遊記 1. 明神宗 萬曆二十五年,作者辭去吳縣知縣後,首次漫遊心儀已久的西湖,寫下一系列遊記,本文為其中第二篇。 2. 如初至西湖記、晚遊六橋待月記、雨後遊六橋記、斷橋、西陵橋、孤山、飛來峰等,或數十字,或二、三百字,可說是組合式遊記,各為獨立文章,合而觀之,統稱西湖遊記。 貳.課文相關事典 晚明性靈小品文導讀(龔鵬程 導讀)   小品,本是佛教典籍─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明人用來指那些看花、聽雨、對月、閒步、靜坐、清談的隨筆短札。在文學史上,晚明性靈小品文指的是,明神宗 萬曆以後,公安、竟陵及其他各家的小品文字。或自抒性靈,或獨創格調,不為傳統繩墨所拘。   根據周作人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裡,他對晚明小品的提倡與理解,基本上包括了五點:  第一是打破文學的成規和格套。明人小品集序說,公安諸人受不了復古的氣氛,故「大膽的要寫什麼便寫什麼,想怎麼寫便怎麼寫……。,雖無當於古作者,而小品點綴則其所宜,寸有所長,不容沒也」 總結上面的論述,晚明小品的特色條列於後: 平民的文學.相對於士大夫文學,晚明小品的作者多是市井讀書人,或者有癮逸傾向的下層官吏。 言志的文學. 相對於載道文學,作者不再扳起臉孔,代古人說教,他告訴我們個人的生活情趣,他也很大膽的歌哭笑罵他的人生。 豐富的題材。過去忌諱談、不屑談的題材,作者信手拈來,逸趣橫生,展現了更具體自然的情思。 自由的形式。日記、書信等最自由的寫作形式,使作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自己。 通俗化的傾向。由於不再崇古卑今,俗文學被肯定,作者接納了民間的語言漢題材,使作者不僅在當代廣泛被接受,數百年後的今天,仍在民間盛行不衰。 (案:結論部分的文字取自 時報文化出版 明清小品 陳萬益 撰) 叁.延伸閱讀 一.西湖詩詞總覽 ~ 試依格律或情境判斷( )內原詩用字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 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 孤 )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蘇軾《試飲湖上初晴》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採爍雲煙。 清流與碧,安肯為君妍。 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 策杖無道路,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