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诗歌

清 代 诗 歌 清代,无论通俗文学还是正统文学,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将课程分为通俗与正统两部份来讲)。 清诗是古代诗歌的光辉总结,是古典诗歌的再度辉煌。 清代268年,出现了众多诗人及诗派,作品数量极大,仅据徐世昌1929年编的一部大型的清诗选集《晚晴簃诗汇》所收,就有6,168家诗人,27,669首诗,清代诗人之多、创作之富,是历朝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清诗成就也较突出,与唐诗、宋诗一道成为我国诗史上的三大高峰。清代诗人善于继承前人成熟,兼师众长。从诗学上讲,不出宗唐、宗宋两大途径,“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宗唐、宗宋与人之气质秉性相关,然而宗唐者不独尊唐而排宋,宗宋者亦不专主尊宋而斥唐。他们善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在继承基础上努力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除此而外,他们也注重从理论上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与总结,致令清代诗歌理论宏富,后世之人若学唐诗或宋诗,可从清人诗论入手,不失为一捷径。 清诗课题愈来愈受到后人的重视。 第 一 节 清 初 诗 歌 清初指顺治、康熙两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为中叶。 清初诗歌是有清一代重要的转型期、过渡期,它直接承袭明诗传统而来,受传统影响很大,但诗人们能认真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以其理论和创作矫正了明代七子复古派的偏狭和公安、竟陵的空疏浅陋,为清诗的发展廓清了道路。因此,清初诗歌在清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和重要的意义。 清朝在入关后的一段时期,诗坛主要为遗民诗人和由明入清并仕清的“贰臣诗人”所占据。 前者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杜濬(浚)、吴嘉纪、屈大均等人,后者有“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1、顾炎武: 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人。明末诸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后从事反清斗争,入清不仕,晚年定居华阴。 兼学者、诗人、抗清志士于一身。有《亭林诗文集》六卷,存诗400余首。其中不少写得激昂慷慨、沉雄悲壮,以抒写强烈深沉的民族情感为主题,或直接抒写不忘国仇、力图恢复的怀抱,或写时事、哀悼为反清斗争而呕心沥血、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或借历史人物和事件寓现实情感。 2、钱谦益: 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世称虞山先生。 他生身书香门第,家境饶富,祖上皆在明朝取得功名,自己也于29岁时入仕,立朝为官,尝筑绛云楼以藏书数千部,藏书富甲江南。 富才思,六岁时始读书,早年受七子派影响,对李梦阳、王世贞文集烂熟于胸,欲与驱驾并超过之,后潜心唐宋古文、佛家典籍及各朝诗法,撰《列朝诗集》八十一卷(选录明代约二千人的诗作,并附诗人小传,小传中有生平事迹、著述及牧斋的评价)。又受到李贽、公安的影响,诗学由宗唐转向宗宋。另有《钱注杜诗》。 人品不高,一生有两大污点,一是投阉党,一是降清。历来颇受人訾诟,广泛受人批评和唾弃。早年属东林党,后又依附宦官阉党集团,南明时投马士英、阮大铖,清兵南下攻南京,又带文官降清,由此入仕清廷,仕清五个月后隐居不仕。晚年思想有所转变,和抗清活动有关联,秘密联络、支持当时的抗清力量。 但在文学界,他为一代宗匠,执诗坛牛耳、主持诗坛近五十年。诗学上反对摹拟形似,尝激烈地抨击明七子、公安、竟陵等,倡宋元诗,崇苏轼、元好问,主张写诗须有“本”,既要有性情,又要有学问,对纠正明代诗风及引导清诗发展直到了推动作用,为清诗发展的关键人物。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初学集》作于明亡之前,《有学集》、《投笔集》二集为入清后所作。他的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能熔铸唐、宋于一炉,尤以老杜为宗,形神兼备,为历代学杜中罕见。其诗以七律最为出色。但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晚年尝写过一些缅怀故国、诋毁清朝、自我忏悔的作品,前人多以为文过饰非,但平心而论,诗中的故国之思有真情实感,不能一概斥为“矫饰”。连排满情绪极高的章炳麟读其《投笔集》后,也深感其诗“悲中州之陆沉,与犬羊之俶扰,未尝不有余哀也”。如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追杀于缅甸,诗人感慨时事,步杜甫《秋兴》之作,写成《后秋兴》组诗(124首,七律),抒写其胸中悲愤哀痛之情。并慨然投笔,为其诗集取名“投笔”。 3、吴伟业: 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 崇祯时进士,受帝宠遇,为复社成员,在晚明复杂多变的政治时局中仕途多舛,入清后,被迫仕清,一年后辞归,不再复出。由于他出仕两朝,名节有亏,故常以诗自怨自艾,抑随凄苦之情溢于言表,如北上仕清途上中写《过淮阴有感》,表明仕清的精神苦痛:“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即以淮南王鸡犬自比,表达不能以身殉故主、反而仕清变节的深悲。临终遗命以僧衣敛,墓碑仅题“诗人吴梅村之墓”,可见其临死犹苦痛不已。 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 他诗学尊唐

文档评论(0)

xuetingt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