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3期末考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从2008年春节开始,直至北京奥运会开幕,英国举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节──“时代中国”,充分展示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粹与魅力。据此回答第1~5题。 1.英国举办中国文化节── “时代中国”,说明(  )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从文化的角度看,在英国举办中国文化节──“时代中国”,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加强中英文化交流,是因为(  ) A.中英文化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汇多种文化特质 B.中英文化交流,目的是使我国在中英文化竞争中保持优势 C.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中英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中英文化的矛盾和竞争 ?4.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视角是(  )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③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繁荣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孔子,这一名字在2500多年后仍然经常在海内外传响: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教育奖颁奖;“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两岸同祭孔子仪式隆重开始。据此回答第6~9题。 6.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整理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创新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7.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8.孔子哲学强调的和谐与永恒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  ) A.唯物主义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形而上学思想 9.有人认为,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欧美文明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因此,要促进工业化、现代化从根本上应该抛弃儒家文化。这一观点(  ) A.肯定了儒家文化的价值  B.赞同对外来文化要进行科学分析 C.否定了文化的传承性  D.夸大了不同文化的共性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据此回答第10~11题。 ?10.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③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要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因为(  ) ①教育可以使人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③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④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据此回答第12~13题。 ?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 12.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云纹是“祥云”设计的点睛之笔。云纹不仅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并且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奥运火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④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理念,这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