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化实验要点
物化实验饱和蒸汽压P474克-克方程的三个使用前提:设蒸汽为理想气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摩尔蒸汽焓ΔvapHm为常数;忽略液体体积的变化 双克方程的使用条件:纯物质的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摩尔蒸发焓是常数,双克方程积分前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测量结果是平均值测定的是纯液体。(若溶液不是纯净物,其沸点不稳定,实验操作过程中很难判断是否达到其沸点。)装置图(恒温槽:控制实验温度恒定使蒸汽压恒定;缓冲储气罐:调节体系压力,实验压力的测量;压力计:读数;真空泵:对缓冲储气罐抽真空;冷凝管:以防U型管的乙醇被抽干;U型管等压计)压力计采零,表示压力计的相对零点实验过程中多放入空气后会空气倒灌,需重新用-92kpa真空抽出去加热情况下不能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因为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恒定,两相未平衡,压力也不平衡漏气会导致体系压力过低,气液两相不平衡,影响试验结果。压力计在不漏气的时候也会跳动,是因为气液体系平衡还未达成误差来源: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体系是否纯净;恒温槽控制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如何检查气密性:对其减压,观察压力计读数,若稳定则气密性良好如何判断空气被赶干净(纯净度):在一个温度下,测量三次,三次误差值在一定范围内U型管两端液面不平不会对实验造成很大影响,因为乙醇密度非常小,是水银的六分之一。计算公式:蒸气压值p=大气压值p’+仪器检测值E沸点:画lnp-1/T图,取两点,根据lnp=-ΔvapHm/RT+A,求出斜率(-ΔvapHm/R)从而求出-ΔvapHm。再联立方程求出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即沸点)数据处理结果如何得出: 画lnp-1/T图,并根据lnp=-ΔvapHm/RT+A方程求出;或以最小二乘法求出燃烧热P482钢瓶、减压阀注意事项P46:不能正对出气口;氧气减压阀应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停止工作是,应将减压阀中余气放净,然后拧松调节螺杆;减压阀应避免撞击振动,不可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钢瓶内压力低于10^5Pa时不能使用;钢瓶颜色,压缩空气——黑色;氮气——黑色;氧气——天蓝色;二氧化碳——黑色;氢气——深色仪器操作原理:放出热量=体系吸收热量。体系必须是绝热系统。雷诺校正,因为实际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之间有无法避免的热交换。若仪器比外界环境温度低则会吸收热量,反之,就会放出热量。(真实温差与测量温差不一致,故需雷诺校正)如何雷诺校正:点火时的温度与温度最高点的温度的平均值在状态曲线上做一条垂线,与两条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交点之间的温差为需校正的温度等压燃烧热与等容燃烧热(实验用到后者),二者换算公式:QP=Qv+ΔnRTΔn为1mol的反应,产物中气态物质的摩尔数减去反应物中气态物质的摩尔数若测量的为液体或挥发性物质,则不用小钢锅,采用要用胶囊将液体试样装入氧弹进行测量(计算是需扣除胶囊的燃烧热)易犯错误:搅拌机未打开;温度传感器未插入或与氧弹接触;点火口接触小钢杯;未加入石棉;Ni丝与坩埚接触。数据处理:QP=Qv+ΔnRT;C计=-(Qv*m/M+qa)/Δt-Wh (Qv为待测物的摩尔燃烧热;m为待测物的质量,g;M为待测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2g/mol;q为引火丝的燃烧热,J/g,此为-1400.8J/g;a为引火丝的质量,g;h为水的比热,4.2*10^3J/(kg·℃);C计 为量热计的水单量,J/K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P519各黏度表示:高聚物粘度η>纯溶剂粘度η0;增比粘度ηsp=(η-η0)/η0=(η/η0)-1=ηr-1相对粘度ηr=η/η0=t/t0比浓粘度:ηsp/c;比浓对数粘度lnηsp/c特性粘度[η]=limc→0ηsp/c=KMα(30℃下,K为比例常数,3.73*10^-2 K·kg/l;α经验参数,0.66 )各黏度关系:ηsp=ηr-1;ηr=η/η0;[η]=limc→0ηsp/c=KMα分子质量测定范围:10^4-10^7作用力:增比粘度ηsp扣除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为了消除这个效应,溶液需要无限稀释;溶液配制:纯溶剂以及稀释后相对浓度c’为1;4/5;2/3;1/2;2/5影响因素:分子量;分子形状;溶剂特性;温度原理推导:η/ρ=At-B/t(t>100s时B/t忽略)t→η→ηr→ηsp→[η] →M(请在M上面加个横线)数据处理:先求出某浓度下时间的均值;带入ηr= =t/t0(t0为纯溶剂流出时间)求出ηr;再ηsp=ηr-1求出ηsp;以及ηsp/c’和lnηsp/c’;做ηsp/c’-c’图得出截距A;[η]=A/C1(C1为高聚物起始浓度,实验中=3.0102*10^-3*0.25);再由[η] =KMα求出M。优缺点:简单,可参考性强;受影响因素多且测定的分子质量有限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细会使流动时间太长,除了克服分子的内摩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