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肛痈中医诊疗方案肛痈中医诊疗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肛痈中医诊疗方案肛痈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是指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一、诊断标准 1.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时痛、继而破溃流 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l.中药汤剂内服 (1)火毒蕴结证 :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推荐方药:透脓散加减 黄芪、山甲(炒末)、川芎、当归、皂角针。 (3)阴虚毒恋证: 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天和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黄连润肌膏、肛泰软膏等。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 术后内服中药同术前辨证用药。 (二)痔浴液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证使用痔浴液熏洗。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 (三)针刺疗法、理疗: (1)疼痛: 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或用普鲁卡因,长效止痛,长强穴封闭。 (2)尿潴留:针刺关元、十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四)微波照射理疗肛门部。 (五)中药热奄包治疗。 (六)中成药口服润肠通便:麻仁丸。 (七)中医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 四、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伤口愈合。 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混合痔是指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 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 1.风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 4.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淮山药、白芍、当归、熟地、黄精、甘草。 (二)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3.便血可选用云南红药胶囊等凉血止血。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丸等润肠通便。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内服:按术前辨证用药内服。 (二)中药坐浴熏洗 术后首次排便之后,用本院制剂痔浴液坐浴熏洗。 (三)中成药:术后便血可选用云南红药胶囊等凉血止血。 术后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舒秘胶囊口服润肠通便。 (四)中药外敷或中药纱条换药 1.术后可选用本院制剂黄连润肌膏中药纱条换药,每日一次。 2.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高渗盐水纱条或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 (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