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稳定塔(T101)设计
流体力学数据
由Aspen plus模拟的T塔的各塔板上的物性参数可知,选取塔板上气液相负荷最大的第块塔板进行手工计算和校核液相流量
m3/s 气相流量
m3/s 液相密度
kg/ m3 气相密度
kg/ m3 液相黏度
mPa?s 液相表面张力
0.113 0.326 593.995 18.306 0.147 9.228 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塔径:
根据流量公式可算塔径,即
,其中的C由计算,C20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图的横坐标为
图1-1-2-1 史密斯关联图
取板间距HT=0.8m,取板上液层高度hL=0.1m,则
查图得C20=0.081,则
,
取安全系数0.7,则空塔气速
所以,按标准塔径圆整后
塔截面积为:
实际空塔气速为
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溢流装置计算
本设计采用双溢流弓形降液管,不设进口堰;
堰长lw
取堰长
② 溢流堰高度
由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h由下式计算,即
板上清液层高度
弓形降液管宽度和截面积
由,查图得 ,
所以
根据验算降液管停留时间,即
,符合要求
④ 降液管底隙高度h0
降液管底隙高度是指降液管下端与塔板间的距离,降液管高度应小于出口堰高度,才能保证降液管底端有良好的液封,一般按下式计算:
,取
则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2)塔板布置
① 塔板的分块
因为D≥800mm,采用分块式塔板,查下表得,塔板分为3块
表4-3-3-1 单溢流型塔板分块数
塔径/mm 800~1200 1400~1600 1800~2000 2200~2400 塔板分块 3 4 5 6 ② 边缘区宽度确定
取破沫区宽度: ,取边缘区宽度:
开孔区面积计算
对于单溢流塔板,开孔区面积按下式计算,即
其中:
代入数据,得
④ 阀孔计算及其排列
取阀孔动能因子,用下式求孔速
所以,塔板上浮阀数为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则可按下式估算排间距,即
考虑到塔的直径比较大,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分块式板的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120mm,因小于此值,取
按,,等腰叉排重新排得阀数为64个。
图4-3-3-1 塔盘阀孔排列
按N=64重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阀孔动能因数变化不大,仍在9~12范围内,设计合理
塔板开孔率
流体力学检验
(1)塔板压降
① 干板阻力
先求
因为,按下式计算
液柱
② 板上充液层阻力
是反映板上液层充气程度的因数,称为充气因数,因为液相为环丁砜,所以取充气因数
所以 液柱
③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阻力
浮阀塔的一般都很小,忽略不计
所以,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压力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为
液柱
则单板压降
(2)液泛
为了防止液泛现象的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可用下式计算,即
① 与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力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由前面计算所得,
液柱
②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为不设进口堰,所以按下式计算,即
液柱
③ 板上液层高度:由前面选定板上清液层高度
则:
取,又已选定,
所以,
,符合防止液泛的要求
(3)雾沫夹带
分别按以下两式计算泛点率:
泛点率
泛点率
取,由泛点负荷系数图查的 ,将上述数据代入得
泛点率
泛点率
根据以上两条式子算出泛点率都在80%以下,故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要求
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泛点率
按泛点率80%计算如下:
整理得
可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Ls值,按照上式计算出相应的Vs值列于下表中;据此,可作出雾沫夹带线
表4-3-5-1
Ls/(m3/s) 0.002 0.010 Vs/(m3/s) 0.63026 0.60065 (2)液泛线
联立之前式子,可得
将式中各值代入,整理得
在操作范围内任取若干个Ls值,按上式计算出相应的Vs值列于下表中
表 4-3-5-1
Ls/(m3/s) 0.001 0.003 0.004 0.005 Vs/(m3/s) 0.5785 0.5410 0.5353 0.5197 根据表中数据做出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线
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3~5s,根据下式知液体降液管内停留时间为
以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则
(4)漏液线
对于F1型重型阀,依计算,则,而
以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则
(5)液相负荷下限线
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根据下式计算Ls的下限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 第四版 项目3 文件和目录的管理.ppt VIP
- 医学课件-肝功能衰竭.pptx VIP
-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肝功能衰竭医学科普.ppt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VIP
- 《肝功能衰竭》课件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通桥(2014)2132-Ⅳ(跨度31.5m) (附条文及目录 ).pdf VIP
- 儿科学麻疹病例分析,病例导入法.docx VIP
-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4012NDS00 NDS试验测试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