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变化学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比例规:伽利略发明了「比例规」,它的外形像圆规,两脚上各有刻度,可任意开合,是利用比例的原理进行乘除比例等计算的工具。 2 算筹或称算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进制计算工具。起源于商代的占卜。商代占卜盛行,用现成的小木棍做计算,这就是最早的算筹。古代筹、策、算三字都带竹头,表示用竹制成。策为束字加竹头,表示手握一束竖立的算策,作为占卜之用。筹可能代表周易八卦横向排列时用的阴阳竹,算筹横竖二式,可能来源于此。 3 算盘,又作祘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4 纳皮尔筹又叫纳皮尔计算尺,它是由十根木条组成的,每根木条上都刻有数码,右边第一根木条是固定的,其余的都可根据计算的需要进行拼合或调换位置。纳皮尔只不过是把格子乘法里填格子的工作事先做好而已,需要哪几个数字时,就将刻有这些数字的木条按格子乘法的形式拼合在一起。纳皮尔筹与中国的算筹在原理上大相径庭,它已经显露出对数计算方法的特征。 纳皮尔筹也传到过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至今还有珍藏品。 5 计算尺:在1614年,对数被发明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对数计算尺便是依据这一特点来设计。1620年,E.冈特最先利用对数计算尺来计算乘除。1632年,奥特雷德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并制成了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制成了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V.曼南在计算尺上装上光标,因此而受到当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广泛采用。 6 机械计算器:机械式计算器是与计算尺同时出现的,是计算工具上的一大发明。席卡德[1623]是最早构思出机械式计算器,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上描述了他发明的四则计算器,但并没有成功制成。而能成功创制第一部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器是B.帕斯卡[1642],在1671年,G.W.莱布尼茨发明了一种能作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器,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经过人们在这方面多年的研究,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手摇计算器,并风行全世界。于17世纪末,这种计算器传入了中国,并由中国人制造了12位数的手摇计算器,独创出一种算筹式手摇计算器。 7 差分机,1822年出现模型,能提高乘法速度和改进对数表等数字表的精确度。1834年,巴贝奇就已经提出了一项新的更大胆的设计并称之为分析机。另外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林 于1991年写了小说《差分机》。小说主人公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英国数学家巴贝奇。 8 穿孔卡片有许多种类。按处理手段可分为手工穿孔卡片和机器穿孔卡片。还可以按穿孔部位、孔洞形状、编码方法等特征来分类。种由薄纸板制成,用孔洞位置或其组合表示信息,通过穿孔或轧口方式记录和存储信息的方形卡片。是手工检索和机械化情报检索系统的重要工具。 18世纪末,西方一些国家已将穿孔卡片应用于纺织业,用来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后来,其应用领域扩展到统计工作中,如美国1890年的人口普查就使用了穿孔卡片,即Hollerith制表机。20世纪40~60年代,它得到了西方情报检索界的重视和应用。 9 此后,由于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器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器。在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了电动穿孔卡片式计算器,能机械化地处理数据。后来他们更开创了第一家制造电子计算器的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 10 分析机(AnalyticalEngine)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数学家、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尔设计了分析机。分析机采用的一些计算机思想延用至今。分析机包括的存储和碾磨,就非常类似于今天计算机中采用的内存和处理器。输入和输出都采用打孔卡(十九世纪Jacquard发明的一种卡片)进行。巴贝尔1834年开始进行分析机的研究工作。他把分析机制造成了由黄铜配件组成,用蒸汽驱动的机器。当时,分析机的出现并没有带来石破天惊的震撼,也没有被广泛的接受。分析机 一直要到1890年,同样利用打洞卡为基础,美国统计学家赫曼·霍勒瑞斯(HermanHollerith)因应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需要所发明的电动制表机(Electric Tabulating Mach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