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DSC图谱.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诡异的DSC图谱

诡 异 的 DSC 图 谱 常听人说:「夜路走多了,终究要碰到鬼!」热分析做多年了,好像也碰到一些很诡异的图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当做出一张很奇怪的图谱时,就约莫开始怀疑是不是仪器有“鬼”?还是样品有鬼?不然怎么跟预期完全不同呢? 但是,热分析毕竟还是属于材料科学的一环,再怎样诡异的图谱,经过理性的思维仍能有脉路可寻,而能理出一些头绪?不致于望图兴叹了。 前些时候因赴香港公干,有幸逮了个空档到闻名遐迩的庙街夜市闹区逛逛。去过庙街的人都知道,这里的算命师特多,每个算命师都有自成一套招徕客人的本事。除非你是吃了秤陀铁了心,打定主意直直走过去谁都不里,否则要是有一些些好奇加上一点点心软,转过头去和那些久练成精的“山仔”照了面,多半难免会落了下坐下来听他将你前世今世娓娓道来,而白花花的银两也就此长翅飞去的命运了! 终于,我还是让好奇心战胜了守财奴,忍不住乖乖坐在第一个命相师前伸出“玉手”让他端详仔细。这肯定会招致了他大仙铁口直断吐出了小子我今生今世一连串的宿命,更糟的是字字句句莫不摇撼我历尽沧桑的心灵。“怎么说得好像亲眼见的一样?”不信邪吗?换家再试试!然而这些算命师好似套了招般,讲的十之八九都差不多,怪吧?摊开手看看,粗的茧、细的纹、长的线、短的叉、横的,竖的,干净的,长须的….看起来交错一气像是杂乱无章,然而相师们一致遵循着老祖宗的智慧流传下来的命理原则已经经过千百年来的统计考验,早已千锤百炼,说完全不信也不是科学态度。总之同样的掌纹在不同相命师的眼底,吐出来的论断竟然有雷同的推测也是当然合理的事啰! 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我很有兴趣把生活的掌纹与工作的图谱做个比较,并在以下的篇幅里,找出一些典型的诡异的DSC图谱摊开来给大家看,解释它们形成的可能原因和解决之道。各位看倌们融会贯通后再看DSC图谱时,就会像个老练的算命仙看掌相般的,能说得头头是道,丝丝入扣了。DSC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热流讯号线,不就像历尽沧桑的掌纹般,默默诉说着一段历史的际遇与本质的变迁吗?只不过一则是生命的历史,一则是热的历史罢了! 图一是一张集诡异大成的DSC图谱: 图一 不会有人这么“幸运”,在他的DSC跑出这张集诡异的大成的绝代图谱,但大多数人可能会包括其中一项、二项、或三项。(如果有的话,请不要犹豫,马上通知小弟,愿高价收购,作为实验室的“镇室之宝”)现在让我们一一检视这些诡异事件吧! 第一种诡异:起动时的大吸热钩 (Large Endothermic Start-Up Hook) 每一次的DSC起动,都会出现这么个讨厌的钩钩,当然倘若它不影响到图形的判断时,就视而不见罢了!否则该如何消灭它呢?所谓“要消灭敌人之前,要先了解敌人”,所以我们要先探讨这起动钩的成因。 通常做DSC升温扫描之前,会先完成“Equilibrium ”,“Initial” 或“Isothermal”等阶段,目的在使加热炉内的温度均匀,参考盘与样品盘间达成热平衡,此时,热流讯号(Heat Flux Signal)会趋近零(ΔT=0)。此时若令加热炉以每分钟若干度C的速率强制升温时,由炉内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则经由导热性非常好的金属薄板源源不绝的同时涌入参考盘与样品盘,使得二者以同样的温度上升。但因二者的质量(或比热)不同,样品盘内多了待测样品的质量,自然需要较多的热能流入,所以有经验的使用者都知道这起动钩会随着样品量的增大而增大;或者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升温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样品盘所多吸收的热流量会趋于一稳定值(ΔT=Const),炉内达到另一个平衡状态,此时的热流讯号线会回复为直线。在此之前,起动钩的非平衡状态,不能用来检验样品,除非要回归稳定态,这段期间约莫2~3分钟之久,亦即,假定升温速率为20°C/mim时,开始后的50°C之内,只能眼睁睁的看他表演高空弹跳,而不能做任何事,不幸看倌大人偏想在这段温度范围内,看到什么感兴趣的现象时,那可扫兴之至;除非您把起始温度再降低,闪过这段区域,或者来个釜底抽薪之计,干脆也在参考盘加些钝钝的物质,让二个盘子“平起平坐”抵消质量(或比热)的差异,以消灭这该死的起动钩! 图二是在参考盘内增加不同重量的盘盖使起动钩减小的效果,可以发现在此条件下以1.5倍的盘盖增加量效果最佳。 图二 图三是完全不加盘盖的DSC热流图,要判定这是个Tg实在是很牵强: 图三 图四是增加适量盘盖的效果,已可明显的判定Tg了。看倌大人如果有时因冷却装置受到限制时而让起使钩困扰您的话,不妨把这招用上,它可是您的秘密武器哟! 图四 关于起始钩的消除法宝,还有一个专门用在低温扫描的试验时。通常DSC的炉内只有30-60 cc/min氮气由Purge端通入而已;但在0°C以下时,倘若再增加一道约50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