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200921872009218920092226.docVIP

[铁电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200921872009218920092226.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电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200921872009218920092226

铁电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王杨1,霍旭旭2,曾牡丹3 (1.石家庄铁道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0902-1 2.石家庄铁道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0902-1 3.石家庄铁道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专业材0901-5, 摘要:本文回顾了铁电现象的发现及发展,简述了铁电性的机理,描述了铁电材料应用现状与前景,并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铁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人们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这几种材料主要包括层状铁电陶瓷,弛豫型铁电陶瓷,含铅型铁电陶瓷,无铅型铁电陶瓷,以及反铁电陶瓷材料。最后,对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电材料、铁电陶瓷、铁电薄膜、反铁电 1 引言 铁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它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以及电光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重要特性,可用于制作铁电存储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空间光调制器、光波导、介质移相器、压控滤波器等重要的新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在航空航天、通信、家电、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铁电陶瓷拥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自发极化,当高于某一居里温度时,自发极化消失,铁电相变为顺电相;介电常数随外加电场呈非线性变化。利用铁电陶瓷的高介电常数可制作大容量的陶瓷电容器;利用其压电性可制作各种压电器件;利用其热释电性可制作红外探测器;通过适当工艺制成的透明铁电陶瓷具有电控光特性,利用它可制作存贮,显示或开关用的电控光特性,其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2 研究过程 材料工作原理 铁电材料是指材料的晶体结构在不加外电场时就具有自发极化现象,其自发极化的方向能够被外加电场反转或重新定向。铁电材料的这种特性被称为“铁电现象”或“铁电效应”。 发展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某些物质具有与温度有关的自发电偶极距,因为它们被加热时具有吸引其它轻小物体的能力。1824年Brewster观察到许多矿石具有热释电性。l880年约·居里和皮·居里发现当对样品施加应力时出现电极化的现象。但是,早期发现的热释电体没有一个是铁电体。在未经处理的铁电单晶中。电畴的极化方向是杂乱的,晶体的净极化为零,热释电响应和压电响应也十分微小,这就是铁电体很晚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直到l920年,法国人Valasek发现了罗息盐(酒石酸钾钠,NaKCH4O·4H2o)特异的介电性能,才掀开了铁电体的历史。 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罗息盐时期—发现铁电性 罗息盐即酒石酸钾钠( NaKC4H406·4H20)是上千种铁电体中最早被发现的晶体之一.它存在上、下两个居里点,297K和255K。在这两个温度之间,它处于铁电相。大于297K或小于255K时处于顺电相。六方结构。 2、KDP时期—铁电热力学理论 KH2PO4的值高达30。在理论研究方面,Müller 首先将热力学理论应用于铁电体。VL Ginsburg将郎道(Landau)相变理论应用于KH2PO4型铁电体, 并迈出了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更一般情况的第一步德文希尔(De-Vonshire)将其进行完善,发展为今天仍之有效的郎道-德文希尔理论。 3、钙钛矿时期—铁电软模理论 钛酸钡(BaTiO3)钛酸钡陶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研究较透彻的一种铁电材料。钛酸钡是第一个不含氢的氧化物铁电体,由于其性能优良,化学上,热学上的稳定性好,工艺简便,很快被用作介电和压电元件。 钙钛矿结构:有BaTiO3 ( 钛酸钡) 、KNbO3 、KTaO3 、LiNbO3、PZT(Pb(Zr Ti )03) 、 PLZT(铅、镧、锆、钛),至 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约有 100 种化合物被发现具有铁电性。截至1990 年,已知的铁电体约为 250 种。 铁电薄膜及器件时期—小型化(铁电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材料和异质结构等非均匀系统 ) 虽然二战时BaTiO就已经用于器件中.且随后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多种器件,但是,90年代以前并没有器件真正用到铁电材料的铁电性,而是利用铁电材料的其他性质.主要是压电性和热释电性。80年代中期薄膜制备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扫清了制备高质量铁电薄膜的技术障碍。由于铁电薄膜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以及电光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重要特性,人们单独利用其中某一性质或综合利用多种特性研制出了众多的铁电薄膜器件。   随着整机和系统向着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光电子、微电子机械等对铁电材料提出了小型化、薄膜化、集成化等要求。在此背景下,铁电材料与工艺和传统的半导体材料与工艺相结合而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集成铁电学。同时

文档评论(0)

laide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