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阳歌

凤阳歌星期三上午的史料学课上,我们刘老师认为《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是清朝乾隆时期出现的,当时心里有所怀疑,所以今天查了一下,以下是在“乌有之乡”复制过来的内容: ? ?? 《凤阳歌》的演化轨迹??? 宁业高?? 《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 ???? 安徽凤阳县,家喻户晓;小曲《凤阳歌》,妇孺能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 这支小曲已经演唱六百多年了,从淮畔乡村埂头唱到大明皇宫殿堂.从古代戏曲舞台唱到现代校园课堂,从华夏五湖四海唱到寰球五洲四洋,它不只是安徽淮河地方的一种乡调、一支民歌,而是中国民歌史上的一曲经典、一朵奇葩。 这支小曲在穿历各个历史时期及重大事件过程中,由不同人群以不同目的改编出四十馀种演唱本而各为其用。溯述其来历、发展及版本演化径迹,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既是朱明皇帝的颂歌,又是明末义军的谣歌:既是清政府的佣歌,又是江浙移民的怨歌;既是两淮流民的乞歌.又是…… ? 一? 朱明皇帝的颂歌 ? ??? 说起《凤阳歌》,人们第一感觉抑或以为它是朱明王朝的咒歌,其实不然。凤阳这地方古称“钟离”,明洪武七年(1374)在此建中都皇城,择地凤凰山之阳才改称的。明风阳知县袁文新述其名源说:“国朝启运,肇建中都。营皇城宫阙……席凤凰山为殿,势如凤凰,斯飞鸣而朝阳,故日‘凤阳’。”(《凤阳新书》卷3) ??? 朱元璋是凤阳的儿子,他期望这个崭新吉祥的名字能给家乡带来好运,富裕新生。并以刘邦恩泽沛县为例一次次说服众臣,诏谕惠政:“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永不课征。”(《凤阳新书.帝语》)“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明实录·太祖实录》)。“凤阳、临淮二县民徭赋,世世无所与”(《明史.太祖本纪三》)。朱元璋非常尊敬老人,还决意要比刘邦做得更好,每年都亲自给老人们做寿祝福,唱歌跳舞,打花鼓联欢。明代学者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南都打春》称:“太祖时,凤阳父老,亲自上寿,以比丰沛。”据《凤阳新书》等记载,朱元璋不只一次以皇帝的口气、乡亲的情愫对乡人说:你们在家乡,有福的去做父母官,无福的就给我看守陵墓,种田的不要你们交租税,年老的只管逍遥自在地吃酒。一年三百六十天,你们就唱着过吧! 作为政治经济特区的凤阳人饱享皇恩,自然把感恩的锣鼓敲得震天动地。洪武年间,凡逢年过节遇喜庆大事,凤阳花鼓队便驾彩马香车,从凤阳府唱到应天府(今南京市),从六部大院唱到乾清殿、坤宁宫,给朱皇帝、马皇后道喜祝福: ?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 ??? 传唱于凤阳、南京一带的这支《凤阳歌》,歌词质朴,节奏轻捷,曲调欢快,反映了明初凤阳人欢乐之情与感激之心。朱元璋生肖龙,由红巾军领袖坐上大明龙廷,民间说他是“赤龙天子”。皇后马秀英小他四岁,属鸡,百姓喻以“金凤”。完颜海瑞所著《天子娇客》第十六章有这样一段描写:洪武十六年马娘娘病愈之后,朱元璋在一次皇亲聚会上以粗犷的声嗓演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宝地上出了个朱皇帝,上天又送来马娘娘。” 朱元璋死后,嫡孙朱允炊继承皇位,燕王朱棣兴兵南下从侄儿手里夺取皇位,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燕州(今北京市),以应天府为南京。此后凤阳、南京的地位和风采便日见其下。 ? 凤阳去,凤阳来,问你凤阳几条街, 几条长来几条短,几条平整几条坏, 九条通往燕州府,一条连接凤凰台。 ? 明代学者李翊记载:“金陵春前一月,沿街鸣锣,跳唱乞米,名‘打春’。相传太祖见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为之。至今及其时,江宁、上元两县给批,举行不废,谓之春田乐,然所唱非旧词也。”(《戒庵老人漫笔·南都打春》)迁都之后,原先每年新春进宫献礼的凤阳、南京、江宁等府县的花鼓艺人便流落街头,合入敲鼓走唱的“打春”队伍,身披黄褡裢沿街逐户敲锣唱吉语,然后索点赏钱食粮。“从事‘打春’活动的大多是安徽人,二三人一班,敲打锣鼓,背的是凤阳花鼓。‘打春’曲调很轻巧,颇为好听,内容是朱洪武出世的情况,开头第一句都是‘说凤阳。道凤阳”’(《唱麒麟与打春》)。这种歌辞舞式,流行于以南京为中心的苏、皖一带,直到20世纪中期仍盛行不衰。 ? 二明末义军的谣歌 ? ??? 朱元璋是农民的儿子,特别关注农民、农业、农村,大力推行一系列耕熟垦荒、奖励农桑的政策与措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府库民室都储粮丰富。据洪武二十六年(1393)统计,全国可耕种田地已达850多万顷,比元末增长了四倍多。“是时宇内富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