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歌诀解表药歌诀.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表药歌诀解表药歌诀

解表药 发散风寒 麻黄 麻黄入药草质茎, 辛苦温肺膀胱经。 主要成分麻黄碱, 发汗利水能平喘。 代表方是麻黄汤, 桂枝杏草共煎尝。 桂枝 樟科肉桂之嫩枝, 通阳止痛善解肌。 辛甘之温膀肺心。 平冲降气化痰饮, 代表方是桂枝汤。 桂芍甘枣与生姜。 苏叶 唇形科的紫苏叶, 解表散寒行气和。 辛温归肺脾胃经, 鱼蟹中毒单煎用。 外感风寒苏达汤, 风芷杏皮姜红汤。 一味紫苏分叶梗, 安胎消胀梗只功。 荆芥 地上部分花穗草, 透疹散风善解表。 味辛微温经肺肝, 散瘀止血需炒炭。 代表方有荆芥散, 入附术皮草麻前, 伤寒身痛服后汗。 防风 伞形科的防风根, 辛甘微温祛风润。 归经膀胱肝与脾, 解痉止痛能胜湿。 方有防风通圣散, 表里双解效力全。 荆防薄麻川当连, 芍术栀芩草滑伴, 硝黄石梗姜三片。 白芷 辛温之根肺胃经, 挥发成分香豆精。 解表燥湿能祛风, 消肿排脓可止痛。 代表方用护心散 芷草雄乳去毒痊。 羌活 羌活入药根茎根, 味辛苦温归胱肾。 解表散寒又胜湿, 祛风止痛力通痹。 羌活丸源圣惠方, 蛇蝎桂附天麻黄。 藁本 伞形科的其根茎, 辛温只入膀胱经。 发表散寒祛风用, 胜湿善治颠顶痛。 圣惠方有藁本散, 艽羌细桂在山山, 天雄荆子治头面。 辛夷 辛夷入药为花蕾, 辛温散寒归肺胃。 轻浮宣肺通鼻窍, 鼻炎方子少不了。 方用辛夷荆芥散, 半芩神曲芷苍天。 苍耳子 菊科苍耳之果实, 味辛苦温祛风湿。 避其小毒宜清炒, 风疹瘙痒通鼻窍。 鼻渊方中苍耳散, 苍白薄荷辛夷全。 生姜 入药根茎辛微温, 精油成分烯酮酚。 药理作用有多种, 可入肺与脾胃经。 解表散寒善止呕, 化痰止咳功易求。 生姜泻心汤用草, 入芩姜夏连大枣。 葱白 共用入药系鳞茎, 辛温归肺脾胃经。 散寒解表能通阳, 解毒散结治阴疮。 代表方有葱豉汤, 还有葱豉桔梗汤。 草枝薄竹青翘上, 风湿初起宜煎熬。 辛凉解表 薄荷 唇形科的为全草, 叶茂花开采割好。 味辛性凉如肺肝, 疏散风热能利咽。 主要成分薄荷脑, 清利头目效果妙。 透疹疏肝不能忘, 代表方有薄荷汤, 薄草荆天砂仁尝。 牛蒡子 菊科种子名牛子, 生用或炒捣碎施。 味辛苦寒肺胃经, 疏散风热消咽肿, 解毒透疹功从容。 证治准绳牛蒡汤, 薄荷荆草牛大黄。 蝉蜕 又名蝉衣性甘寒, 息风止痉归肺肝。 明目退翳疏风热, 透疹肤康医患乐。 蝉蜕散中苍连地, 白菊龙瓜牡丹皮。 桑叶 桑科其叶霜后收, 味苦甘寒肺肝走。 清肝明目疏风热, 尚可凉血又止血。 代表方有桑杏汤, 栀豉象贝沙梨尝。 菊花 菊科菊的头状花, 辛甘苦微寒于它。 散风清热治热感, 平肝明目愈昏眩。 代表方有菊花汤, 防山草菊止涕良。 野菊花 菊科野菊头状花, 秋冬二季采摘它。 苦辛微寒入心肝, 清热解毒疗疮管。 此是菊花甘草汤, 菊花甘草各四两。 蔓荆子 马鞭草科其果实, 清炒捣碎为适宜。 其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膀胱及胃肝。 疏散风热较常用, 清利头目是其功。 有云诸子皆沉降, 唯独蔓荆性趋上。 代表方是蔓荆汤, 参芪草芍柏内障。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根, 只要成分黄酮论, 味甘辛凉脾胃经, 解肌退热生津用。 升阳止泻亦透疹, 现治高压与冠心。 伤寒著名葛根汤, 桂麻草芍枣生姜。 柴胡 伞形科的柴胡根, 苦之微寒肝胆问。 和解表里能疏肝, 升举阳气常被赞, 代表方小柴胡汤, 入芩半胡草枣姜。 升麻 毛茛植物之根茎, 辛甘微寒四脏经。 发表透疹使之畅, 升举阳气止脱肛。 清热解毒只口疮, 代表方又升麻汤, 芩栀泽竹硝地黄。 浮萍 浮萍科的干全草, 辛寒肺经透疹好。 宜散风热能利尿, 透疹瘙痒均可疗。 代表方有浮萍散, 荆麻芎草葱出汗。 木贼 木贼科的为全草, 味甘苦平肺肝到。 散风热来退目翳, 痔疮便血次用及。 其方为用木贼散, 芍柏荷曲经不断。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矿石含水硫酸钙, 甘辛大寒肺胃呆。 清热泻火治热病, 除烦止渴显奇功。 煅后生肌又敛疮, 著名之方白虎汤, 石膏知草粳米藏。 知母 百合科的为茎根, 苦甘寒归有三经。 清热泻火能除烦, 生津润燥课通便, 知母汤其代表方, 甘草桂心及芍黄。 芦根 禾本科的地下茎, 味甘性寒肺胃经。 清热生津亦除烦, 临床止呕利小便。 代表方选芦根散, 参麦神草加姜煎。 天花粉 葫芦科的干块根, 味甘微苦微寒论。 清热生津肺胃经, 疮毒消肿愈排脓。 直指方论天花散, 五麦葛草地黄煎。 淡竹叶 其味甘淡性之寒, 功在清热兼除烦。 多走心经胃小肠, 故能利尿治口疮。 方有竹叶石膏汤, 夏麦石人甘米尝。 栀子 茜草科的系果实, 苦寒心肺三焦施。 泻火除烦治热病,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