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雪帽山新改.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州雪帽山新改

雪帽山 邵希斌 雪帽山 雪帽山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东南部三道河村,距盖州市区50公里,距鲅鱼圈20公里,南与大连龙门汤温泉城接壤,东与杨运镇、陈屯镇毗邻。雪帽山又名“帽儿山”,海拔878.9米,为辽南第二高峰。因其主峰春冬两季皆有冰雪,又形似帽子而得名。又因山头三面峭立,呈现出白色,犹如和尚头一样光秃故又称为“和尚帽山”。清末盖平拔贡孙念祖描写此山道“有帽儿山,高不可及,实为一郡之巅”。又因其山形前俯后仰,若古之冕旒然,故俗名又称“老和尚帽子山”。雪帽山成山于太古代,属千山余脉,山势雄伟壮丽,气势磅礴,重峦叠嶂,风光旖旎。雪帽山山体由南北两大沟涧组成,原始森林面积达1.8万亩,林木种类有200多种,百年以上的老树比比皆是。全山药材资源、花草资源漫山遍野,品种分别达300多种,野生动物及鸟类250多种。雪帽山于一九九一年被盖州市批准建立风景旅游区,全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有自然、人文景观50多处,其中新石器时期老牛山霍家窝铺古石棚群、龙洞、栏马墙、龙潭瀑布、三皇庙、一线天最为著名。闻名遐尔的龙潭瀑布早在金代就以名闻辽东而成为熊岳八景之一。 霍家窝铺石棚群:在雪帽山西三道河村霍家窝铺屯北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南坡,属“巨石文化”遗迹,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早期的一种墓葬建筑,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此处石棚共有20余座,是辽南地区最多的一处石棚。其中1号石棚南壁石长1.77米,高1.30米,厚0.16~0.20米;北壁石长2.17米,高1.17米,厚0.15~0.18米;东壁石向西倾斜,顶部残破,长0.65米,高0.75米,厚0.12米;西壁石仅高出底石0.10米,长0.67米,厚0.20~0.25米;底石长1.50米,宽0.70米,厚0.60米;盖石移动原位,向南倾斜,一端已落地,整体呈椭圆形,长1.75米,宽1.65米,厚0.25米。石棚内出土石斧、玉凿、陶罐、陶壶等。2号石棚,已倒,大小形制与1号石棚相似,出土石斧、石凿、石锛、石镞、筒形罐、直领壶等。4号石棚,保存较好,四壁石及铺底石均存在,盖石呈椭圆形。出土有石斧、石凿、石刀、石镞、陶罐、火烧人骨等。其它石棚大部分已经歪斜不正和倒塌。石棚开关极似小屋,故曰石棚。又像古代帝王冠冕,因又曰“冠石。据《三国志·魏志》记载:“东汉末年,襄平(辽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知足。”可知石棚历史久远。 霍家窝棚石棚群1990年公布为营口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辟为旅游景点。 龙洞:雪帽山口河南侧,有一座大岭,远看像一条长龙,由东向西逶迤而来。山头有三个石洞,中间大,两侧小。中间洞高1米,宽2米、深不可测。民间传说洞通渤海,洞里有一条黑龙盘踞其间,天旱时黑龙升天,行云布雾。天晴时黑龙盘卧,潜身修炼。每当晴日当地乡民只要听到洞里传出嗡嗡声响,其声犹似龙啸,不出半小时,大雨准下。其声大雨大,声小雨小,准确无比。如当地久旱无雨,人们只要听到龙洞嗡嗡声或看到龙洞周围布满阴云,就知道大雨即将来临。 栏马墙:位于雪帽山口500米处,其地南北两山对峙,婉如巨蟹之钳岬立。南北山各有巨石垒砌城墙一道。北山脊由高而下直至山脚。现残存城墙长约1000米,高约1.5米,宽约2米。南山脊由上而下残存城墙约1500米,高约1米,宽约2米,南北城墙残存最高处约3米。远看似巨龙盘旋,近看似飞龙跳跃;山口连接处原筑有石城,城正中设有城门,有戌兵日夜防守,现已不存。距山口东行200米,山坡脚下现有一果园。1992年春,果农石中汉挖树坑时,发现一古代灶台。青砖砌筑,内抹黄土,长宽约1.5米,高约1米,坚硬无比。灶内及灶旁有残存灰烬。灶周围遗有大量青砖、布纹瓦片。还有上圆下扁栓马桩一块,长1米,宽0.3米,上粗下细。据考证,应为当时戌兵营灶。《东北名胜古迹轶闻》载“山之口有南山、北山、对峙若门焉,各有巨石筑墙一道,若山海关上之长城,蜿蜒而上”。乡人云,昔唐太宗征东,高句丽依山为寨,以踞唐军。现在拦马墙的石头上仍留有马蹄印,传说是当年唐军大将薛礼留下的。北山的墙边还有处血染石,传说是当年攻城勇士奋勇拼搏血溅而成,虽历经千年色泽不退,砸开石块仍鲜红如血。 龙潭瀑布:位于雪帽山北沟河北侧,两山对峙处。瀑布,现高81米,上宽15米,下宽25米,远望似一道银链在平洁如镜的陡峭岩端飞泻而下。如天河倒泻,银龙飞射,气势磅礴。尤其雨后,汹涌的瀑水由两山飞落岩涧,波翻浪滚,声若奔雷,涛声可达数里。早在辽金时期就名闻遐尔,成为辽东著名的风景区。金代名人武元直在此画就《龙门招隐图》。金朝提点辽东路刑狱王寂于金·明昌二年(1191年)二月,在巡按盖州时曾到此一游,王寂游北岩(金时称北岩瀑布)后,在其著作《鸭江行部志》写到:“北望苍岩瀑布,如千尺玉虹,飞落沦海,下瞰云涛雪浪,舂撞击搏,其声如奔雷骤雨,跳珠溅玉,倒射轩窗,虽六月不知暑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