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历史第五单元2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5-2016高中历史第五单元2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中历史第五单元2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2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标要求] 1.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状况: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状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3.一战影响: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特别提示]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它的革命任务。以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无论由哪个阶级领导,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1)背景: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内容 ①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1月7日,占领了彼得格勒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2)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起义胜利。 (3)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成功。 [归纳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的显著特点。 (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深化探究] 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全球通史》 思考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 答案 (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刚刚结束,暂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还继续进行着一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主张无法实现,看起来是“荒谬”的。 材料二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1917年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思考  (3)材料二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对此他主张怎样夺权? (4)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布尔什维克党的夺权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 (3)特点: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他主张和平夺权。 (4)由和平夺权变为暴力夺权。关键因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苏维埃的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深度点拨]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行政机构。其性质是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这和西方的三权分立政体不同。 三、伟大的开端 1.建新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颁布法令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③《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选举政府: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历史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思维拓展] 苏维埃体制的特点 苏维埃体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一是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的,真正代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