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2016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二轮增分策略配套课件—加试题专题强化训练3分析.ppt

【BBG】2016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二轮增分策略配套课件—加试题专题强化训练3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BG】2016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二轮增分策略配套课件—加试题专题强化训练3分析

也是不容讳言的。文字声音对于文学,犹如颜色、线形对于造型艺术,同是宝贵的媒介。图画既可用形色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诗歌何尝不能用文字声音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呢?在许多伟大作家——如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作品中,文字游戏的成分都很重要,如果把它洗涤净尽,作品的丰富和美妙便不免大为减色了。      (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节) 7.第一段中“这个道理”具体指什么?(18字以内) 答案 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力有余裕的游戏。 8.依据第二段,说说作者不主张“把诗中文字游戏的成分一笔勾销”的理由。 答案 诗歌天然带有几分游戏意味;巧妙的文字游戏,可以引起美感;许多伟大作家的作品中,文字游戏的成分都很重要。 9.结合全文推断,对于诗人玩文字游戏,作者隐含哪些建议? 答案 要增强驾驭媒介,即文字声音的能力; 不要过分注重在形式技巧上做工夫。 四、材料概括分析题   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所以有别于一般快感以及功利的和道德的活动,即不是一种实践活动;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所以有别于逻辑判断,即不是一种概念性认识活动;它不涉及明确的目的,所以与审目的判断有别,美并不等于(目的论中的)完善。审美判断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是因为它适应人的认识功能(即想象力和知解力),使这些功能可以自由活动并且和谐地合作。这是康德审美判断中的基本内容。   这种美的分析,把审美活动和人的思考力、情感等其他功能割裂出来,只留下想象力和知解力自由运用和谐合作所产生的一点快感。这两种认识功能如何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也还是一个不可知的秘密,因为他明确地说过“审美趣味方面没有客观规则”。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两种。到讨论“依存美”时,康德又把他原先所否定的因素偷梁换柱式地偷运回来。就对象(客体)方面来看也是如此,他先肯定审美活动只 涉及对象的形式,与对象的内容无关;可是后来讨论“理想美”时却又说“理想是把个别事物作为适合于表现某一观念的形象显现”,“它只能在人的形体上见出,在人的形体上,理想是道德精神的表现”。   指出如此等类的矛盾,并不是要把康德一棍子打死,他虽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却可以激发后人的思考,推动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幸的是康德的门徒后来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形式主义”之类五花八门的学说。 这类学说痛病和康德一样,都在把人这个整体宰割开来成为若干片段,单挑其中一块来,就说这一点就是打开人这个秘密的锁钥,也是打开美学秘密的锁钥。这就如同传说中的盲人摸象,这个说象是这样,那个说象是那样,实际上都不知道真象究竟是个啥样。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10.康德审美判断的要素有哪些? 答案 ①对象的形式, ②人的认识功能(或“想象力和知解力”), ③认识功能的自由活动与和谐合作。 11.康德对美的分析有哪些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矛盾:①宣称“审美趣味方面没有客观规则”,在讨论“依存美”时,却又对审美趣味的客观规则进行了分析;②先指出审美活动与审美对象的内容无关,但后来又分析“理想”这一内容层面的因素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 原因:①仅将审美活动与人的认识功能结合起来,②不能明确说明想象力和知解力是如何自由运用和谐合作产生快感的。 12.如何理解“这就如同传说中的盲人摸象,这个说象是这样,那个说象是那样,实际上都不知道真象究竟是个啥样”这句话? 答案 康德门徒进行美学分析时,提出了许多学说,但因为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将人整体割裂而成的某个片段基础上,因而康德门徒没有真正掌握人的秘密,掌握美学的秘密。 五、材料概括分析题 万历到明末的晚明时期,是明代小品文发展之全盛期,虽说先秦诸子及唐宋古文中一些精彩的短篇确实都是一些“小品”文章,但与晚明小品文却有本质的不同。上述文章尽管短小精悍,叙述描写上也不乏艺术性,但其写作之最终目的是道德教化,其价值也在于寓教于乐。明初与中叶的小品文仍具有这样的特点,到了晚明,小品文有了特殊的目的:自娱和娱人。历代不被正统文学看中的小品文在晚明具有了特有的审美价值——娱乐性。 叶圣陶把小品文看成是与教科书、讲义体式的说理文不同的一种生动、有趣、能与读者达到情感与理智交流的“艺术性”文体。他认为:“教科书、讲义体文章无非人生经验的公式化、化石化”“讲义跟教科书无论讲的什么,总使人有一种毫不亲切的感觉,仿佛是生活以外的事情,让人感觉厌倦。”因而,精粹的小品文是一个极端,好比最深色;讲义体中间的尤其坏的是另一个极端,好比最淡色。在这两极端之间的就只有程度的 差异,越接近小品文的越是文学,越远于小品文的越不是文学。林语堂曾说:大体上,小品文闲适,下笔随意,常常夹入遐想及琐碎常谈,没有“雷池”限制,可以达到自由无限的想象空间。 13.先秦诸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