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过程自动化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制过程自动化作业轧制过程自动化作业

轧制过程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子系统?分别有什么功能? 试说明影响板带轧机出口厚度的主要因素,并用PH图说明当来料厚度变化时,怎么调整,从而保证出口厚度保持基本不变的原理。 试列举一个冷连轧机轧制过程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网络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板形控制常用的几种控制手段是什么?分别控制什么样的板形缺陷? 1.答: A. 以某1450酸洗冷连轧机组的轧机段为例,包括以下控制子系统(按PLC划分):轧机机架控制系统(SIMATIC TDC),轧区工艺控制系统(TDC),GDM网络通讯(TDC),轧机辅助控制系统(S7-400),轧机出入口控制系统(S7-400),轧区公辅系统控制系统(S7-400),轧区急停控制系统(S7-300)。 B.各控制系统的功能: 轧机机架控制系统主要实现液压辊缝控制(HGC),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控制,中间辊的弯辊和窜辊控制,轧辊偏心补偿控制,轧机的调零和刚度测试,设备运行联锁控制; 轧区工艺控制系统主要实现自动厚度控制(AGC),张力控制(ATC),自动板型控制(AFC),轧线主令控制(MM),与HMI数据交换、联锁控制,生产线故障诊断控制; GDM网络通讯实现TDC基架间数据通讯,高速数据采集; 轧机辅助控制系统实现5机架的工作辊、中间辊、支撑辊换辊控制,轧区的快停控制,机架间辅助设备控制,与HMI数据交换,数据等通讯功能; 轧机出入口控制系统实现出口卸卷控制,飞剪剪切控制,检查站上卷控制等功能; 轧区公辅系统控制系统实现乳化液控制,除尘除雾控制,低压/高压液压站控制等功能; 轧区急停控制系统实现连轧区的急停控制。 2. 答: 影响板带轧机出口厚度的主要因素:轧件温度、成分和组织性能不均匀的影响;来料厚度不均匀及变形抗力偏差;机架间张力变化的影响;轧制速度变化的影响;原始辊缝的影响;轧辊磨损、偏心、热膨胀及轴承油膜波动等因素。 图1为来料厚度变化的PH曲线。在来料厚度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辊缝来保持轧机出口厚度基本不变。具体思路如下:假设原料厚度为,突然增加变为,如何不做任何处理,轧件出口的厚度变为,出口厚度增加。 根据轧机弹跳方程: (1) 当轧机出口有变化时,辊缝变化量与出口偏差之间的关系如下: (2) 这时为了保证轧机出口厚度仍为,可以通过减少辊缝来保证厚度不变,减少的辊缝量为。,与的关系如下: (3) 当来料后差为时,厚度调整量为: (4) 图1为来料厚度变化的PH曲线 3 答: 总体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网络包括现场级(LO),基础自动化级(L1),过程自动化级(L2)。 图2 5机架冷连轧轧制过程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网络结构 网络构成 各级自动化控制系统间采用以太网通讯,通过主交换机、以太网通讯光缆或RJ45电缆及分布式边缘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使整个生产线上的L1、HMI系统、特殊仪表计算机及L2等连接起来。L1、L1与L2、L1与HMI、L1与特殊仪表之间的数据交换。 L1与传动系统、现场ET200M及特殊仪表之间采用Profibus-DP网通讯。为了防止DP网络产生干扰,在PLC主站与第一个传动远程站或主从站之间距离较远时采用光纤传输,主站和从站的两端增加Profibus光电转换器。 基础自动化的TDC基架之间以及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速GDM网络通讯。 主要功能 过程自动化系统(L2)由过程计算机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对轧钢生产过程进行模型优化控制及生产过程监示,根据计划内容协同数学模型制定相关工艺参数,并下达给L1,同时监控、接收L1级传送来的各种过程数据和质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记录,对生产计划进行管理。 基础自动化系统(L1)由电气传动自动化和仪表自动化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管理L2下达工艺参数,对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向上级L2反馈。 L0主要负责执行由L1级下发的控制命令,对要求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上传,不具备智能功能,是直接与生产设备相连的控制系统。 4 答: 常用的板形控制手段有倾斜控制,工作辊正负弯,中间辊正弯,中间辊窜辊、分段冷却控制方式、轧辊热辊控制、张力控制以及轧制速度控制等方法。 倾斜控制主要用来控制或减少单边浪缺陷; 工作辊正弯辊量增大,可减轻双边浪缺陷;出现中间浪时,减少正弯的弯辊量,可减轻中间浪缺陷,通常采用正弯辊来消除板形中的对称两边波浪及小二肋波浪; 采用负弯辊可以消除板形中中间波浪及大二肋波浪; 窜辊控制通过动态调节轧辊的凸度来调节板形; 分段冷却控制(调温控制)通过调节工作辊边部或中部的乳化液的喷射量,可以改善板形变浪或者中浪。通过将冷却液经喷嘴喷向轧辊中部,使轧辊中间温度降低,边部区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