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哲课PPT.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一、摔倒老人无人扶? (一)案例 南京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 老太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并将之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彭宇说。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做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一审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共45876.6元。当天,原告方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天津许云鹤案 天津车主许云鹤称,2009年10月21日他行驶在红旗路左车道,一名老太太横跨马路中间的护栏,不想被护栏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他急忙停车搀扶,发现老太太已经扶不起来了,便拨打120和110,并拿出创可贴给老太太包扎。 没想到,老太太打电话告诉亲属,自己在马路上被车撞了。而且说,是许云鹤的车撞到自己腿部,身体被撞弹起后,趴在车前部,又倒在地上。王老太的女儿王莉萍也称许云鹤在说谎,还称自己当天赶到事发现场时,看见许云鹤在擦拭车头的灰尘,并被警方阻止。 事故发生后,王老太花费了大量医药费和人力成本,最终将许云鹤告上法庭。事后,许云鹤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108606元,许云鹤不服提起了上诉。 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很多人似乎从中长了“记性”:老人倒地千万别轻易扶。9月15日,一起“老人倒地无人扶”的事情也在青岛发生了。由于下雨地滑 ,60多岁的高老太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动弹不得。而后十多分钟的时间里,现场十余人无一敢伸援手。最后,八大关派出所民警蒋荣国发现后才把老人扶起并送往医院。9月19日,事件中受伤的高老太表示,对于没人扶她一事,“我能够理解”。 不久前,武汉88岁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有媒体称,这是道德滑坡。但从深层次来看,这涉及到如何建立抑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有关制度,无关道德,诚如有关评论所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并非道德退步”。 (二)事后思考 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主审法官甚至用“?如果不是你撞得,你为什么要去扶她?”来判断彭宇之责。而许云鹤案则在证据不足的情形下,用了“必然”、“定然”等主观判断,来做过错推定。而颇具戏剧性的是,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被诬为“肇事者”,所兴车上装了监控探头,才得以自证清白。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频频出现好心助人却反遭讹诈的事例,实际上是相关法规的不完善造成的。我们虽然大力倡导见义勇为,但在道德和法律博弈中,却让全社会出现了“如果没有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就不敢做好事”的窘境。此次武汉88岁老人的不幸遭遇,无疑是最好的例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相关制度扼杀了人们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良知。 众所周知,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人的本能。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亚圣孟子曾经说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就是说,这种“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同情心每个人都有。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颗道德的种子,都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知,但如何让种子发芽并茁壮成长,要靠整个社会的氛围,更需要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护航”。让救人者解除后顾之忧,扶危济困就会巍然成风。现行法律虽无法超拔于社会习俗存在,但法律对于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三)修补社会道德 本来尊老、敬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如今却因有潜在风险,而成了道德难题,令许多人望而生畏。由于受到“彭宇案”的影响,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遇到老人跌倒时,想上去帮忙救助,却因为害怕被对方冤枉,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