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 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 誓

牧 誓 一、《尚书》简介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基本内容是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谈话。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参见教材50页) 《尚书》的体裁 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来自“可能是孔安国所撰”的古文尚书序。    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来自孔颖达监修的尚书正义。 二、《尚书》的文学成就 (一)已经具有结构较为完整、单独成篇的文字。《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成篇文字的散文集。它的每一篇文字都有比较完整的结构,都能表达一个系统的思想,或记叙一个完整的事件,算得上独立的文章,标志着先秦散文的进一步发展。 (二)记言比较生动传神,能较真实地记录说话人的讲话内容,并描摹出说者的口气、情感色彩,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尚书》的局限:语言古奥艰涩。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原因:一是年代久远,语义变迁。二是受书写工具的限制,用字上力求简省,使人难晓其意。鲁迅:“尚书只是当时口语的摘要。” 三、《牧誓》的内容与时代背景 《牧誓》,通行本《尚书》列入《周书》,居全书第十三篇,记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的誓辞。內容是训示从征将领和联盟部落,要知道为什么讨伐商纣,如何列阵攻击,以及如何处理俘虏。 是研究武王伐纣、商灭周兴等历史事件的重要史料。 誓师于牧野的反殷联军,包括周人与西土的“友邦冢君”,以及庸、蜀、羌、微、卢、彭、濮等部族邦国的军队,共有兵车4000乘,陈师于牧野。据《史记》记载,殷纣闻讯以后,发兵70万(前人或疑“七十”应为“十七”之误)迎战。双方于牧野大战,殷纣的军队很快就溃败了。《史记·周本纪》云: ??? 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叛纣。 四、作品解读 (原文见教材) 注释 [1]甲子昧爽:甲子,即甲子日,属干支纪日。依周历推算,当为周武王即位后十三年的二月五日。但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是在周武王十一年。另有学者根据《淮南子·兵略》记载武王伐纣那年有哈雷彗星出现,推算此年即公元前1057年,但尚待其它资料来证明。昧爽,指天将明未明的时候。 [2]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王,指周武王。朝,音zhāo,早晨。商郊,指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朝歌镇南)郊外,郊即都城外之近地。牧野,古地名,在商都朝歌以南七十里。 [3]王左杖黄钺:杖,持。钺,圆口大斧。意谓武王左手持着黄色的圆口大斧,象征武王具有最高军事统帅的权力。 [4]右秉白旄以麾:秉,拿。旄,用旄牛尾系于旗竿顶端;白旄,即指白色的旗帜,是商周时君王所拿的军旗。麾,通“挥”,指挥之义。意谓武王右手拿着白色的王旗以指挥师旅诸侯。 [5]逖矣,西土之人:逖,意为远。西土,是商、周地域相对的称呼,这里泛指随周武王征战的西方各部族。此句是周武王对远道从征各部族将士的慰劳语。其句式是谓语前置的倒装句,起强调谓语的作用。 [6]友邦冢君:冢,大;冢君,即大君。这是周武王对各友邦首领的尊称。 [7]御事:御,治;御事,即治事,这里指治事之臣,包括下文所述司徒、司马、司空等诸臣。 [8]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司徒,金文多作“司土”,周王室主管土地和人民的长官。司马,周王室主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司空,金文作“司工”,周王室主管工程营造的长官。亚,次;旅,众;亚旅,指职位低于卿的大夫、士两级将官。师氏,本为守卫官员,这里指随武王出征的侍从卫官。千夫长、百夫长,郑玄释为师帅、旅帅,师、旅是周朝军队的基本单位。 [9]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此皆为西土古部族名,但它们各在今何地,古今学者说法不一。据近人考证,庸约在今湖北竹山西南,蜀约在今陕西汉中东南,卢约在今湖北宜城西南,彭约在今湖北谷城和房县之间,濮约在今湖北郧县和河南邓县之间,这五国都在汉水流域;羌约在今甘肃南部渭水源之南,微约在今陕西郿县附近,这两国都在渭水流域;髳疑在今山西南端黄河北岸。武王伐纣能率领这八国之人,说明当时周人不仅控制了关中地区,还控制了关中以南、以东的广大地区。 [10]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举。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戈,古长兵器名,形状类似弯刀,装有长柄,作战时可用来钩挽敌人,故称句(gōu)兵;也可用来啄刺敌人,故或称啄兵。比,比次、排列。干,即盾,周代多用革制成。立,竖起。矛,古长兵器名,顶端尖利,两边有刃,装有长柄,作战时用来直刺敌人,故称刺兵。予,第一人称代词,我。其,语助词,表示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