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岁时节日民俗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襄县岁时节日民俗考

历法的制定,是岁时节日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现在的农村,也往往以这样历法计算时间和安排农事。定襄县位于晋北地区,世代以农为本,所以其节日民俗也以农业为本,农忙时节日较少,农闲时较多。历史上,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自然灾害及各种疾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人类采取各种方式与之抗衡,形成了节日民俗“驱邪”的特点。而现在,这种特色逐渐消退,“娱乐”的氛围逐渐增加。旧时的节日民俗中有许多惰性因素和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内容也逐渐淡化。相应的,有些不太重要的节日也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笔者写作此文,算是对旧时的岁时节日民俗做一番回顾吧。 一、春季节日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本地俗称“过年”和“过大年”。“年”字的本来含义是万物成熟,现在已引申为主要表示时间了,也指辞旧迎新,庆贺岁首。 自古民谣说,老百姓一般讲的过年,从头一年腊八节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至“二月二龙抬头”(1)本地有民谣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期间节中套节日,节日不断,但不管日子拖多长,最隆重和重要的还是春节。 历史上的许多典籍都记载有春节庆贺的活动。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正是年终岁首,终始交替,充满生气和希望的民俗风情。 按照普遍传统,从农历初一零点开始,便算是正式进入了春节。每到那一时刻,正在看央视春节晚会的人们会跑出院子响大炮或鞭炮以示祝贺。 本地明间庆贺春节的第一项内容称为“接神”。据说,诸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的业绩。然后在大年初一的凌晨重返人间再享香火。所以灶王神前的对联常常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定襄县志》记载:“元旦,夙兴烧旺火,柏柴,放花炮。”旺火垒在当院(2),要由家长来亲自点燃。意为能够在新的一年中旺盛、红火、发财。旺火点燃后家庭主妇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及列祖列宗的供品。“接神”其实主要是安排祭祀,主要对象有天地位、皂君位、土地位、门神等神灵和自己的曾祖、祖父、父辈的灵位,这是春节民俗中最隆重的活动。祭祀的供品也很有讲究,整个祭祀过程是先摆好供品点上红烛;然后上香,要由街门往里住逐一上;然后是烧纸,也是由外向里;最后是放炮。现在由于各地经济都相对发达,放炮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耗资也不少,每家请神的时间迟早略有不同。响完炮便代表这一程序结束,每到那时,从凌晨四点后到天亮,炮声不断,空中焰火此起彼伏,煞有意思,这也是小孩盼过年的一项因素。在接神时有许多禁忌,如不准大声说话和说不吉利的话,天亮前不准开箱开柜,干每件事都需与神灵打招呼等。例如有小孩上厕所,便说“爷爷家(3)我要尿尿,”这当然是笑话了。接神当中,会有“响器”(4)来吹奏。赶上正在祭祀,会给他们不少喜钱,若已经祭祀完了,给的喜钱要少一些。所以,本地稍微会吹奏一点的人便有好多赶这个地方到外村赚钱,收入颇丰。每家都把“响器”能来自家当作一种荣兴,是不计较花钱的。 大年初一的早饭一般在太阳出山之前,一般比较丰盛,本地不兴过除夕,所以“年饭”一般指早饭或午饭,大都要煮水饺吃,有些人家还要喝根“长寿面”(5)。饭后,便主要是拜年了,这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乡下人称拜年为“磕头”,在旧时是真正下跪的。磕头时面对灶王爷,边磕边喊着长辈的称呼,如“**爷爷,**伯伯”等。长辈要给磕头钱(压岁钱)或糖果,核桃之类。现在不兴磕头了,但拜年还是有的,去长辈家坐一坐,问个好。孩子们身穿新衣,总是惦记着赚了多少压岁钱,这也是他们盼过年的又一个原因。 在旧时,拜完年后,还要去“拜云”,所谓的“云“也就是在一张大大的家谱,到大年这一天在指定位置添上旧的一年出世的男孩的名字,取添丁进口之意。没有增加人口的人家也往往去拜祭,那上面可有自己的祖先,有些家庭大年初一还去上坟拜祖。 从大年初一至初三,每天早上饭个上一回香。初一晚上又要重新垒起旺火来,准备在大年初二接财神。 初二早晨可以起得稍迟一点,点着旺火后主要是接财神,俗称“明财神”,也要认真拜祭,与大年初一相仿。吃过早饭后,人们大都会去走亲戚,带着好多礼物,这时小孩们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了。在初二至初四这几天,各村之间的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都是去走亲戚的。 2、送穷节 农历正月初五,称送穷节,意思是将贫穷痛苦远远地赶走。本地俗称“破五”,破即破烂,破五,就是初五这一天要清除破烂,旧说春节后院中不动扫帚,直到初五,才拆除旺火架子,清扫院落,也清扫室内。本地还讲究初五不洗锅,每顿都不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