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第3单元17徐霞客传Word版含解析.docVIP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第3单元17徐霞客传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第3单元17徐霞客传Word版含解析

17 徐霞客传 本课话题 ——体味自然之美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作了形象细致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文雅的感觉。用“薄薄的青雾”“牛乳”描绘了一个似真亦幻的境界,巧妙地给荷塘上的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既给人自然美的感受,又给人文学美的感受。正是由于朱自清善于体味自然之美,才留下了写景的千古名篇。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人生如果值得活,只是为了注视美。”作家乔治·桑就是用她独具的慧眼,注视寒冷而万物凋零的冬季,款款诠释出了神奇细腻的《冬天之美》。“冬天之美”并不仅仅是“乡村冬日”自然景物的美,更是作者摆脱现实污浊、向往清澈自由的精神追求之美。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席勒 2.自然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的美是一个事物的美的表现。 ——康德 3.自然看起来像艺术时,是美的;而艺术,也只有当我们明知其是艺术,但看起来却又像自然时,才是美的。 ——康德 4.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5.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 ——拜伦 6.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西塞罗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觐(  )省(  )      绠(  )汲(  ) 崟(  )岩 (  )粥粥 间(  )道 扪(  )萝 罡(  )风 谒(  )玄岳 心动趣(  )归 属(  )疾 母丧服阕(  ) 囿(  )于 孤筇(  )双屦( ) 驭(  )风 高可隐几(  ) 鞶(  )帨(  ) 【答案】 jìn xǐnɡ ɡěnɡ jí yín luó jiàn mén ɡānɡ yè cù zhǔ què yòu qiónɡ jù yù jī pán shuì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繇终南,背走(繇,同“由”) (2)山川两戒(戒,同“界”) (3)要之登陆(要,同“邀”) (4)托估客(估,同“贾”) (5)三月而反(反,同“返”) (6)具述石斋颂系状(颂,同“容”,宽容) (7)及池边铁舡寸许遗海(舡,同“船”) (8)自非驭风冯云(冯,同“凭”) (9)余属其从兄仲昭雠勘而存之(属,同“嘱”)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属 (2)数 (3)几 (4)信 (5)于 (6)而 (7)以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曾造雁山绝顶否 古义:指山的最高峰。 今义:为非常。 (2)心动趣归 古义:指心里感到不舒服。 今义:指心里感动。 (3)三月而毕 古义:三个月。 今义:三月份。 (4)月色清明 古义:指清楚明朗。 今义:指清明节。 (5)贤人勿谓天不可登。 古义:尊称对方。 今义:有才能的人。 (6)有再三至 古义:指两三次。 今义:一次又一次。 (7)江河二经 古义:指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江河。 (8)多囿于中国一隅 古义:指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9)乃泛滥中国之始 古义:指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 今义:指江河的水溢出或坏的事物不加限制地流行。 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力耕奉母(名词用作状语,努力,用力) (2)雁所家也(名词用作动词,居住) (3)八日不火食(名词用作动词,生火吃饭) (4)丙子九月,辞家西迈(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5)再登峨眉,北抵岷山(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6)函其骨,负之以行(名词用作动词,用盒子装着) (7)从一奴,或一僧(使动用法,使……跟从) (8)穷河沙(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9)历西域(名词用作动词) (10)则其母正属疾(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11)扳绝磴,上十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瓢尚在(名词作状语,向上)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言《禹贡》岷山导江,乃泛滥中国之始,非发源也。(判断句,“乃”、“非”都是判断动词) (3)访黄石斋于闽(状语后置句,“于闽”作状语,应在动词“访”前) (4)访恒山于塞外(状语后置句,“于塞外”作状语,应在动词“访”前) (5)有麋鹿数百群(定语后置句) (6)霞客生里社(省略句,“生”后省略介词“于”) (7)栖宿岩穴中(省略句,“栖宿”后省略介词“于”) (8)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省略句,省略主语“徐霞客”) [常识·速览]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他强调时代、遭遇、学问的重要性,建立了“诗有本”的真情论,以真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