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SPC统计过程控制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SPC统计过程控制解析

SPC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编 写:朱治国 讲 师:朱治国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SPC的历史 二、SPC正态分布理论基础 三、SPC的基础原理 四、SPC控制图的种类和应用 五、计量型控制图制作步骤及判定原则 六、计数型控制图制作步骤 一、SPC的历史 SPC的发展史 SPC的起源史 SPC是由美国的休哈特博士于1924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休哈特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英国在1932年,邀请W.A. Shewhart博士到伦敦,主讲统计质量管理,而提高了英国人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工业方面之气氛。 就控制图在工厂中实施来说,英国比美国为早。 SPC的发展史 日本在1950年由W.E. Deming博士引到日本。 同年日本规格协会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的JIS标准。 至此,休哈特博士对日本工业的影响非常之重大,为了纪念戴明博士,日本专门设置了戴明质量奖。 SPC的发展史 1984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调查了115家日本各行各业的中小型工厂,结果发现平均每家工厂采用137张控制图; 美国柯达彩色胶卷公司有5000多名职工,一共应用了35000张控制图,平均每名职工做七张控制图 μ与σ对正态分布的影响 三、SPC的理论基础 ①休哈特实验 ②戴明红珠实验 ③两种变异 ④SPC的3西格玛原理 休哈特实验 戴明红珠实验 1、戴明红珠实验,向我们展示了红珠实验的操作的整个过程,并总结出许多条启示,供我们反思和了解自已公司和手头的工作。 2、实验由戴明本人担任主管的角色,实验中的其他角色是由观众中的自愿者担任 3、实验所需材料 ①4000粒木珠,直径约为3mm,其中,800粒为红色,3200粒为白色 ②六把有50个孔的勺子,可盛50粒木珠 戴明红珠实验 ③两个长方形容器,其中一个可以放入另一个之中(以节省空间)。在所有的材料中珠子(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及一个勺子可以放入小容器,小容器又可以放在大容器中。容器具体尺寸如下: 大容器:20cmX16cmX8cm 小容器:19cmX13.5cmX6cm 戴明红珠实验 根据主管说明:公司计划扩厂,以满足新顾客的需求。新顾客要白珠,而不接受红珠,然而进料中却混合有红珠(白珠与红珠混合)。扩厂需要10名新员工,其中包括:6位新工人,2位检验员,1位检验长,1位记录员。这6位自愿担任工人的研讨会学员 实验结果 第一天:结果让主管很失望,他在一开始就提醒工人,他们的工作是产出白珠而非红珠,但是工人们产出的红珠数却很高。公司实施绩效制度,要奖历绩效良好的人。显然David值得加薪奖励,因为他只产出4只红珠,他是最佳工人。而Larid的绩效最差,有12颗红珠。 第二天:结果又一次让主管失望,比前一天更差。管理者也在注意这些记录,发现成本已超过利润了。主管对工人们说:我在一开始就说到,你们的饭碗要靠你们的绩效。可是你们的绩效一塌糊涂。看看这些数字,如果Daivd昨天只能够产出4粒红珠,其他人也应该能做到。但是今天david产出了十二粒红珠 实验结果 第三天:主管对结果十分失望,主管提配工人,成本已超过利润。而且还说:如果第四天还是没有大幅度改进,公司准备要关闭工厂,你们的饭碗要靠你们自已的表现 第四天:主管又再一次失望。他是他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上级主管要求留下3位绩效最好工人,让工厂继续营运。想想看这个方法太棒了 但是第五天,结果还是令人失望,主管宣布:关厂。 实验分析 谁是最佳工人? 雇用最佳工人让工厂继续营运的绝妙构想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SPC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过程: 两种类型的变异原因一 普通原因:指的是造成随着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受统计控制”,或有时简称“受控”,只有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 特殊原因: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用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两种类型的变异原因二 两种原因 SPC的3σ原理 当过程仅含有正常变异时,过程的输出的质量特性X呈正态分布N(μ ,σ2),其中μ 为正态分布值,σ为标准差。在μ、σ已知时,产品的合格率可用下表表示: 两种错误及其发生概率 我们选取μ±3 σ作为SPC控制图界限是合理的吗?控制限μ±3 σ是用来判断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