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1.猪瘟??2.猪丹毒??3.猪肺疫??4.猪轮状病毒病?? 5.猪链球菌病?? 6.仔猪副伤寒 7.猪水肿病??8.口蹄疫?? 9.流行性腹泻?10.传染性胃肠炎???? 11.仔猪黄痢??12.仔猪白痢?13.猪气喘病? 14.伪狂犬病? 15.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16.猪细小病毒病???17.流行性乙型脑炎 18.痢疾 19.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20.先天性肌阵疼 21.仔猪梭菌性肠炎 1.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猪热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 [病原]病原为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对寒冷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数月,但不耐热。一般常用消毒药,对本病毒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病初便秘,粪便常带有脱落肠鼓膜和血丝,继后不久呈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恶臭。公猪阴鞘积尿,用手挤压后,流出浑浊灰白色恶臭液体。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磨牙、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或倒地抽搐等,死亡率颇高。 慢性型:主要由急性型发展而来,常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病猪。猪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步态缓慢无力,体温不稳定,可在40~41度之间反复。常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腹泻时有的可见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体表淋巴结肿大。 温和型:病情发展缓慢,体温在40度左右,呈稽留热,腹下皮肤有瘀血和坏死,有时见耳朵、尾干发干,粪便时干时稀,食欲尚有,但食量减少,病程可达1~2个月,病猪瘦弱。大猪大多 能耐过,但生长发育差,仔猪死亡率较高。 [诊断] ①流行特点:体病只感染猪,流行无季节性,任何品种、类型、年龄的猪均易感。 ②症状:潜伏期2~21天,平均5~7天。临床上可分几种类型。 最急性型:多流行于初期,尤在新流行区多见。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发钳和出血。有的呈现抽搐和痉挛,病程一般不超过3天,病死率可高达100%。 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可升高到41度,稽留热。病猪表现寒颤、困倦、行动缓慢、共济失调、拱背、头尾下垂、废食,常伏卧一隅或钻入垫草内嗜睡。病早期有眼结膜炎,眼角聚有脓性分泌物,将眼险粘连。在鼻盘、嘴唇、下颁、四肢、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可见到紫红色斑点。 [防治] ①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对病猪,尤其是种猪,可应用抗猪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对部分猪有效果,未发病猪也可用此血清作紧急预防。②预防:免疫接种是预防 猪瘟病的主要手段。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一般在免疫后3天左右,即可产生可靠的免疫力。 病理变化: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咽部最为常见。肠系膜淋巴结呈大理石样病变。胃和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在大肠的回盲瓣段融膜形成特征性的钮扣状溃疡。脾肿大,脾边缘有时可见到红黑色的坏死斑块,比米粒略小,质地硬,突出于表面,即出血性梗死。妊娠母猪感染后,流产的胎儿水肿,表皮出血和小脑发育不全。温和型猪瘟在病理变化方面比典型猪瘟轻。 2.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诊断要点 一,急性(败血型)的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以上,寒战,病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立时四肢相互紧靠,头下垂,背部隆起。食欲停止,有时呕吐或干呕。病初便秘,随后下痢,有的混有血液。 病程2~3天,随即死亡。 二,亚急性(疹块型)病猪出现典型猪丹毒的症状。急性型症状出现后,在胸、背、四肢和颈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疹块,凸出于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中间苍白,用手指压后退色。当疹块出现后,体温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病程1周左右,若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三,慢性型常发生在老疫区或由前两种类型转化 而来。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呈现跛行。出现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喜卧倒,行走不稳,心跳快,常因心肌麻 痹而突然死亡。 流行特点? 猪丹毒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十甚至在鱼类、家蝇和蚊子体内有时也能分离到本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季多发,5~9月份是流行高峰,多呈地方流行性和散发。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架子猪。 预防和治疗 疫苗接种目前市售产品有猪丹毒活疫苗和猪瘟、猪肺疫三联苗两种。各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隔离消毒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注意环境和粪便的消毒。对于病猪的尸体应作烧毁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杜绝散播。药物治疗本病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首次使用剂量要大。此外,其他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均有效。用抗猪丹毒高免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有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