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专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版含解析.doc

《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专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专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37 区域差异和发展阶段 考点定位: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5·江苏地理,13)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2015·江苏地理,23~24,改编)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小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Ⅴ区自然条件差是限 3.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Ⅴ区 (2015·上海地理,1~2)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4.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 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6.2012·浙江文综,37(3),10分]根据图文资料(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分) (时间: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河北三市第二次联考)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2.从a到d(  )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小 (2015·四川泸州三诊)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A.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B.人口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 C.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D.林地减少,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4.影响该地农业结构从阶段Ⅱ到阶段Ⅳ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劳动力 C.市场 D.技术 (2016·河南开封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1、2划分的分别是(  )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 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 6.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图1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 二、综合题 7.(2016·湖南长沙模拟)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28分)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10分) (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8分) 考点38 产业转移 考点定位:行业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国际产业转移(跨国)。 (2016·新课标全国,1~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