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铁八局卧落河大桥缆索吊装方案分析
目 录
一、工程概括 2
二、编制依据 6
三、施工总体安排 7
3.1 施工队伍部署 7
3.2 施工方案总体布置 8
3.3 施工前的准备 9
3.4 总体施工方案 9
四、地锚系统布置 12
4.1 梁头风缆及地锚 13
4.2 主地锚布置 13
4.3 左岸主索鞍及基础布置 18
4.4 扣索地锚 20
五、缆索吊装系统布置 21
5.1 缆索系统布置 21
5.2 扣索系统布置 24
5.3 钢丝绳绳卡布置 26
5.4 缆索系统的荷载试验 26
5.5 拱箱吊装 28
六、卷扬机系统布置 31
七、缆索吊装系统中重点及难点控制 31
7.1 缆索系统的安装过程 31
7.2 拱箱的吊点、扣点设置 34
7.3 扣索的布置 34
7.4 主索的横移 35
八、缆索系统吊装作业的操作和使用规定 36
九、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38
附表1 缆索系统材料清单 39
附件 设计标准及验算 40
一、工程概括
(1)桥位地貌
卧落大桥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后所乡大弯子村以西,右岸逆流而上至立洲水电站坝区下游,左岸至博科乡连接S216省道,是沿河通乡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桥址区地貌单元属中高山峡谷区,卧落河在此由西南流向北东,河床高程1779m~1780m,宽度55m~100m。河谷两岸山顶高程在2400m以上,相对高差达600m~1000m,山体自然坡度约65°~70°,局部呈陡壁,坡面较完整,冲沟发育深度不大。沿线其它条件桥址左右岸坡地相比较,左岸坡地的地形情况要比右岸略微平整,下游约150m处有一较平缓开阔的坡地,在此布置本桥的施工及临设场地。
桥梁结构
该桥主跨为170m箱形拱桥,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跨布置形式为20m+170m+20m,总长222m,总宽7m。主桥净跨径为160m的C50钢筋混凝土箱形拱箱,净矢高26.667m,矢跨比1/6,采用悬链线拱箱,拱轴系数m=1.756。拱箱采用预制与现浇结合的箱形截面,共4个箱室,组合截面高2.85m。拱箱箱采用无支架缆索进行吊装,每个箱肋分7段,最大吊装重量95t,节段长24.67~25.19m、宽1.71~1.86m。拱上建筑采用梁式建筑形式,全桥采用简支腹孔,腹孔由立柱、帽梁、纵向桥面板组成。主桥桥面纵梁为C4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梁高0.9m,宽1.395(1.39)m,长9.96(9.94)m,横向5片对称布置,共85片,最大吊装重量16t。引桥桥面纵梁为C40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高1m,宽1.5m,长19.94m,横向4片对称布置,共8片,最大吊装重量46t。预制T梁及空心板时需预埋支座钢板及钢筋网。
图1 拱箱断面图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四级
设计速度:20km/h
桥面宽度:2*0.5m(防撞栏杆)+6m(行车道)
设计荷载:公路—II级 挂车-220级[验算]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
设计洪水频率:1/100
通航标准:非通航性河流
桥面坡度:双向0.5%纵坡,1.5%横坡
(3)水文及气象条件
卧落大桥位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距电站大坝约100k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880.0m。受锦屏一级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影响,卧落大桥设计水位按高程1880.0m控制。
工程区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受其复杂多样地貌类型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从低到高出现了暖温带、温带、亚寒带等气候类型,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夏半年(5~10月)为雨季。根据木里气象站提供的1961~1990年的气象特征值表,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5°C,极端最高气温34.1°C,极端最低气温为﹣10.6°C。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839.9mm。多年平均风速1.8m/s,历年最大风速15.3m/s,桥址区最大积雪深度13.0m。
(4)工程地质
桥址处地层岩性除河床部位有冲积砂卵石、崩坡积碎块石外,两岸基岩裸露,岩性为千枚岩、结晶灰岩、变质砂岩互层,薄层状千枚岩含量最高,薄层~中厚层状结晶灰岩次之,薄层状变质砂岩含量最低。强风化带水平深度左岸9m~13m,右岸13m~15m,弱风化带水平深度35m~45m。卸荷带深度与强风化带深度基本相当。工程地质评价
1)桥址稳定。桥址区河道较平直,基岩裸露,两岸边坡自然坡度60°~70°,局部呈陡坎,岸坡地形完整,根据地质测绘,桥址区无较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和控制两岸山体稳定的不利结构面发育,主要结构面为倾向上游的高倾角层面裂隙,由两岸裂隙统计成果分析认为,倾向坡外的高倾角卸荷裂隙虽然切割岩层面,但其延伸长度不大,无底滑面及临空面发育,不构成影响岸坡稳定的不利组合及楔形体,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适宜建桥。
2)桥基稳定。拱座处,地形上位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