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体育讲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讲义第一章 学校体育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希腊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它是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而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又是其典型的代表。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巴达斯教育注重军事体育的特点。斯巴达的五项竞技项目: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还有骑马、游泳、作战游戏、击剑。2.雅典的教育 相对于斯巴达极端的军事化体育教育,雅典的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要丰富、充实和灵活得多。雅典的学校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和青年军事训练团。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二)二战后世界各国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西周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射、御”含有体育的因素。2.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3.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改为体育课。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初创阶段(1949~1957 年)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都要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 学时。1954年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从1952年起,创建6所体育学院、38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设立体育系科。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960年起的三年经济困难,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被迫减少或停止,学生体质普遍下降。 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学校体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1971年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了转机,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体育工作的成绩,使全国体育教师备受鼓舞。1972年全国召开了业余体校工作会议,使部分学校开始了业余训练。4.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发展,科学研究出现新局面。1990年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992年9 省市试行中考体育,1998年全国试行中考体育,2002 年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979年、1985年、1995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门组织了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00年又组织了全民体质监测。 (1)加强了课程建设教育,分别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指导纲要》。1986年国家教委和体委颁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2001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施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加强了体育师资和场馆建设。 (3)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如:教育部的体卫艺司、国家体委的学校体育处。国家通过颁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文件,以及确立学生升学进行体育考试的制度,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了立法保证。 真题在线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 )。A.礼、乐 B.射、御C.乐、射D.御、数【解析】西周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射、御”含有体育的因素。故选C项。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区别 1.概念不同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牵头,以若干个相邻的企事业单位为轴心,与周围各界、各单位组成地区性体育组织,为增强居民体质,活跃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就近开展地区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体制与活动形式。2.对象不同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3.活动的时空、组织不同学校体育局限于有限的时空,有一定的限制性。4.管理体制不同。(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系1.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2.社区体育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一)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要正确看待竞技体育的积极作用;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体育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的发展改革。(二)学校体

文档评论(0)

5158746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