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湖桥遗址
1990年5月,杭州萧山区湘湖村发现了8000年以前的跨湖桥文化遗址。作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遗址,将浙江的文化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遗址概述 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发现千余粒栽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堪称“中华第一舟”。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现在,让我们去跨湖桥遗址看看8000年前的杭州人的生活吧! 1.他们吃什么? 这些就是当时人们的餐具: 2.他们住哪里? 根据房址遗迹判断,跨湖桥先民已经建造干栏式房屋。人住在“楼”上, “楼”下是圈养动物的畜舍。 3.他们穿什么? 原始纺织。河姆渡文化中的骨匕的功能定为纬刀,这种纺织工具在跨湖桥遗址中同样发现。遗址出土的陶线轮,发现有纤维质线圈,与纺织有关。哑铃形器的中段留下的浅痕表明是绳线牵引留下的痕迹;棒形器两端有槽额,是用来捆绑绳索的,或可以理解为原始纺机的构件。跨湖桥遗址出土骨器不多,遗址出土有锥、针、叉等100余件用于 、缝纫、生活用具等。以动物肩胛骨、肢骨、头骨及鱼骨、鹿角为原料,加工方法采取切、割、削、磨等。 骨针 4.他们有交通工具吗? 中华第一舟 遗址位于古越地区,其河、湖、港、湾等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当地制造独木舟文化。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残长5.6米,宽29-52厘米,船体厚2.5厘米左右,最大内深不足15厘米,材质为松木。在独木舟的两侧,还发现有木桩、木板、木料、船桨、砺石、石锛、编织物等数十件文物和炭灰遗迹。根据迹象分析,这是一处与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现场。 中华第一舟(独木舟) 正式命名跨湖桥文化 2004年12月16日~17日,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先生代表与会的40多名考古专家向新闻媒体宣布了“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为了保证这次会议能成功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跨湖桥》考古报告的编写,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跨湖桥》考古报告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考古研究报告,2004年度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博图书”。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是萧山文物考古史上一项重大突破,也是萧山文化事业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跨湖桥文化”是萧山先民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她必将为萧山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入选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突破。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突破。 考古价值 浙江传统的考古学文化分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良渚文化两支,分处钱塘江南北的宁绍、杭嘉湖平原,两支文化的相互传播、相互融合以及认识上的相互说明构成了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线索,并对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研究发生着重要影响。地处古浦阳江流域的跨湖桥文化类型将成为一种“第三力量”。从跨连肩颈的双耳罐等因素看,竟似与湘赣地区有更多的联系,这就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置于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中。跨湖桥文化的分布还不清晰,特别是遗址很快就被淹没,在时空上更显示出某种“孤独”性。作为本地区最早的史前遗址,跨湖桥文化以何种角度、何种方式影响与介入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进程,尚是一个谜。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集中收藏和展示出的骨、木、石、陶等器物。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投资一亿元。博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造型形态从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中获得启发,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用“舟”形形态组织。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远方,体现了跨湖桥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外墙面采用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锈蚀质感的材料,充分展现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_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ppt
- 第三部分 昆虫分类.ppt
- 纵观全球地名事业的发展.doc
- 织绣玉器.ppt
- 翻译欣赏.ppt
- 阿里巴巴文化.doc
- 马化腾的创业之路.ppt
- 马化腾:谨慎落子中国互联网“未来棋局”.doc
- 陆相沉积学-第三章:湖泊体系.ppt
- (目录)水产加工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2017-2022年).docx
-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锦江在线(60065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经纬恒润(688326)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乐鑫科技(68801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德莱(60398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京新药业(00202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建新股份(30010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健盛集团(60355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江苏神通(00243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