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旅游概论
旅 游 学 概 论 我国旅游标志的奔马,是我国著名的东汉文物,是一件青铜马的工艺品,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它头短颈长,身体浑圆,躯干粗实,四肢修长,弯尾上扬,张口嘶鸣;在四蹄腾空的右后蹄下踏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所以起初名为“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直接原因是由于在美国展出时,铜奔马跃上巨幅海报成为文物展宣传的标志图形,故评选中国旅游标志时,在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中,它一举夺魁。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含义及特征 一、旅游的含义 tour: trip with visits to various places of interest for business, pleasure or to travel from place to place, especially for pleasure. 旅游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现象,由于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不同,形成几种关于旅游的定义,但至今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内涵的不同认识: 1、国外:“旅游”的定义出现在1811年的英国《牛津词典》上,定义为: 离开居住地,外出远行,又返回家中。 2、我国:“旅游”两字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南朝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中,虽然此后在一些诗文中同样也提到了“旅游”一词,但这一概念也并没有被广泛采用,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旅游”一词才被逐渐广泛使用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为统一管理旅游活动,196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观今所通用的“旅游”一词是“旅行”与“游览”的合成词。“旅游”一词最为广泛的包含了各种旅游现象。 目前国际上权威的旅游定义有以下几种: 1、1942年具有代表性的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教授: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这个定义的优点是不把旅游看成是某种单纯的活动,并且指出旅游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系。定义的缺点是排除了商务旅游, 使得在旅游活动中一种定义的 表现形式被排除。70年代该 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 联合会”采用, 称作“艾斯特定义(IASET)”. 2、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3、当今最流行的定义:旅游是人类出于就业和定居以外任何原因到异国他乡旅行所引起的各式 行为和关系的总和。 WTO1995定义与“艾斯特”定义不同之处: (1)前者明确说明旅游包括商务旅游。 (2)前者强调旅游是离开惯常环境的旅行。 二、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旅游 (19世纪中期以前) 二、近代旅游(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三、现代旅游(20世纪中期以来) 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1、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无需这一条件 2、其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其活动获取谋生性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主要的目的。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世界的古代旅游: 宗教集会、庆典(古埃及) 奥林匹斯山脉(古希腊) “御道”,驿站(波斯帝国) 货币统一、语言无障碍(古罗马) 旅行家、航海家、探险家: 马可?波罗(意) 哥伦布(意) 达?伽马(葡) 麦哲伦(葡) 世界四大航海家 哥伦布 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 意大利航海家 当人们认识地球是圆的之后,却没人想过如何渡过它,哥伦布却到各国游说,希望得到支持进行西航的探险。 他打动当时野心勃勃的西班牙国王,给他三艘帆船和物资,带领120人,于1492年8月3日从洛斯港启航。 在茫茫无头绪的大西洋上,哥伦布焦急地等待大陆的出现。终于,在69天后到达中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船队在1493年1月15日启航回国,并只用了60天就走完航程,结束发现新大陆之旅。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约1480-1521) 葡萄牙航海家和探险家 先后为葡萄牙(15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Y_T 3083-2017农用微生物浓缩制剂.pdf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音乐节安保及安检服务安全检查工作方案.docx VIP
- 环境统计学绪论.ppt VIP
- 2025-2030中国数据中心(IDC)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牡丹江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pdf VIP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课件教案.pptx VIP
-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解10 (5).ppt VIP
-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