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龋齿讲稿-林居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龋病 预防及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 林居红教授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11日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第五章《儿童龋病的特点》。 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由于龋病的高患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龋病一起列入世界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龋病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由于儿童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整个儿童年龄段的颌骨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此儿童与成人龋病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有很多不同及其自身的特点,本章节我们用三个学时的时间介绍儿童龋病的特点。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哪个同学知道是哪两大类吗?请回答。对,儿童龋病分为乳牙龋病和年轻恒牙龋病。本章节根据儿童牙体的生理、解剖和儿童心理的特点主要阐述儿童龋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易患龋原因、龋病危害和防治特点及原则。 本章节我们要求同学们掌握儿童龋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型及其治疗特点,熟悉儿童易患龋的原因,了解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原则。 这是我们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籍,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第一节,乳牙龋病。首先介绍乳牙龋病的患龋情况及特点。 首先介绍乳牙龋病的患龋情况。乳牙在盟出口腔后即可患龋,国内外均有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上颌乳中切牙龋坏的报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乳牙龋是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 (因报告者、地区、时间的差异,为20%~90%不等。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5岁儿童患龋率平均为66.0%,城市为62.0%,农村为70.2%,,龋均平均3.5,城市为3.09,农村为3.92,。重庆地区:总患龋率为64.35%,城市为59.52,农村为69.25;总龋均为3.57,城市3.1,农村4.05;总充填率为0.6%,城市为1.11%,农村为0.2%) 关于乳牙龋齿发病的特点,目前较公认的是:患龋率随时间上升;农村的患龋率有所上升;乳牙>恒牙。乳牙萌出即可患龋,随年龄不断升高,7-8岁为高峰期,尔后由于乳恒牙的替换逐渐下降;性别和民族对患龋率总体影响不大。 乳牙龋齿的好发部位,首先是好发牙位: 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切牙; 龋齿左右牙位总体上基本对称分布;下面有几张图表,请看: (详细的牙位高低排列顺序,因报告者不同稍有差异。有资料表明为: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 然后是好发牙面,乳前牙多发生在近远中邻面和唇面,乳磨牙为咬合面和近远中邻面。 好发部位与年龄也有关系: 1-2岁:好发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 3-4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颌面窝沟 4-5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 7-8岁:乳磨牙龋已发展致牙髓炎.根尖周炎 下面我们介绍乳牙龋病的特殊临床类型,按龋病的进展我们分为两大类:急性龋和慢性龋,急性龋又叫湿性龋,慢性龋又叫干性龋。 1、急性龋或湿性龋:如猛性龋(rampant caries), 又叫猖獗龋。是指短期内发生在多数牙位,多数牙面的急性进展型重度龋病。常累及不易患龋的下颌前牙和牙尖、牙嵴,很快形成龋洞,继发牙髓、尖周炎,最终导致全口残冠、残根。 既见于乳牙也见于恒牙。多出全身因素所致。 如消瘦、虚弱型体质者;心情紧张、情绪不安者;某些传染性疾病之后;某些导致唾液减少或缺乏的全身性疾病(如口眼干燥综合征);嗜好甜食者。 慢性龋或干性龋:如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龋病发展的停止,如局部环境改变等。牙冠广泛崩坏,牙髓仍正常,龋蚀停止进展,表面硬化、光洁,呈暗褐色,呈静止性龋。 下面重点介绍乳牙龋病特殊类型: 1、奶瓶龋(milk bottle caries、nursing caries) 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且奶瓶内多为发酵饮料,上颌乳切牙的唇面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乳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钙化程度低,易受酸侵蚀。长时间在口中,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奶瓶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如长期夜间就寝前喂养,夜间睡觉后口腔活动和唾液分泌减少、质地变稠,自洁作用差,喂养的牛奶、饮料或母乳等含糖量高,乳酸菌饮料PH值低,夜间长期滞留于刚萌不久、牙体不成熟的牙面上,很容易引起牙体快速脱钙、患龋。奶瓶喂时,婴儿常边吸吮边戏耍,奶瓶乳头停用口中时间较母乳喂养长,吸吮运动反而不及母乳喂养活跃。 奶瓶龋少见于下颌乳前牙,与下颌、下唇的运动,奶瓶乳头的位置,舌下腺颌下腺导管的开口有关。 2、环状龋也是乳牙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1。 指围绕上颌乳前牙牙冠颈部1/3处环形一圈的特定龋病,2唇面及邻面均可龋坏,3 龋坏发展较快4乳牙独有。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