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病优势单病种中病优势单病种
中风病(脑梗死)
四川省仪陇县中医医院 罗清龙
一、概述
中风病(脑梗死)指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闭阻,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现代医学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本方案)。指因血管壁病变导致脑血栓形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二、诊断
(一)中医分型辨证
[诊断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辨证分析]
中风病多见于中老年,中风病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 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 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 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均以内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其病位在心、肝、肾、脑。
[辨证分型]
(1)急性期:发病2周之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半年之内。
(3)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之后
(二)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常规实验与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心肌酶谱。
2.头颅CT/MRI、经颅多普勒(TCD)、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
四、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病名
主要证候特征
基本病机
中风病
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口僻
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正虚邪中,经络痹阻。 痫病
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 脏腑失调,肝风内动。 厥证
突然神昏、四肢逆冷,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 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痉病
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邪壅经络,伤津耗液筋脉挛急。 痿病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 筋脉失于濡养,弛缓不收。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脑出血: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头颅CT/MRI检查均可确诊。
2.脑栓塞: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颅内占位病变: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
五、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中成药:根据病情可选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口服或静脉滴注;亦可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清心开窍。
2、针灸治疗:患者若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直接采用恢复期治疗方案。
(1)急性期:
治法:开窍醒神,化痰逐瘀通络。按“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
取穴:内关 人中 三阴交
辨症配伍:神志不清加四神聪;呃逆加膈俞、合谷、内关;高热加大椎、曲池,透天凉手法,或点刺放血;腑气不通加天枢、上巨墟;小便不通加中极。
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痰湿(热)内盛加丰隆、阴陵泉。
针刺法:即先刺双侧内关,直刺1.0-1.5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分钟; 继刺水沟,用雀啄手法,至流泪或眼球周围充满泪水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配穴除太溪、阴陵泉用补法,其余皆用泻法。
(2)恢复期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为主针刺法
主穴:内关 人中 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陷谷
辨症配伍: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人迎;语言不利及失语加廉泉、哑门、金津、玉液;手指握固加三间透后溪、八邪;肩手综合症加肩三针;足内翻加丘墟、照海。
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痰浊阻络加丰隆、阴陵泉;气虚血瘀加气海、足三里。阴虚风动加肝俞、肾俞、风池。
刺法:主穴针刺法同急性期。极泉循经离原穴1寸处进针0.5-1.0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连续抽动三次;委中仰卧位抬腿取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合谷针向三间处,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食指抽动3次为度;陷谷直刺0.5寸,平补平泻。
风池、翳风、完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IECQ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文件(HSPM).pdf VIP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市场调查与分析: 数据分析网络调查报告撰写 (慕课版)王晓燕习题答案.docx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高级工培训大纲与教学内容概述.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企业质量管控与应用》课件.ppt VIP
- 吊顶施工合同范本.pdf VIP
-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doc VIP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五首-渔家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