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 知人世论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论古诗欣赏的基本方法 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韵美和情感美?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可以称之为一个基本的欣赏方法。 以意逆志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 意:读者之意。 逆:迎接、接纳、 考证、探究,追溯、反求。 志:作品之志 ,作者之志。“以意逆志”即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 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说的是,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谈: 一 解读文本,揣摩情意 古诗中所蕴藏的情感是通过字词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是这些语言是历史的产物,与今天相隔已经太远了。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文辞诗句的准确解读,才能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在解读字词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的特定含义的理解。很多词汇,大多是前人留下来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几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成某一固定的意象,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作器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意象: 蝉 用以感身世,诉悲凉。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或痛别离,苦远离。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用来表达哀怨、思归之情。如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感。鸿雁也指代书信或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如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柳 柳者留也,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梅 梅有天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菊 傲霜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常用来象征高尚和纯洁的品行或表达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芳草 屈原以芳草喻高洁的情操。有以芳草喻离恨的,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有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的,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之感。还有以花草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的,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登高、凭栏 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如辛弃疾“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吹笛、吹箫、吹笙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乐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饮酒 酒多传达豪情、悲壮、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也常常用来表现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的情感。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明月 明月蕴含思乡之愁。如李益《从军北征行》“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另外,明月也是怀人的寄托。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流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叹。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望文生义,可能回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王之焕的《凉州词》是一首尽人皆知的边塞诗,杨慎就认为是一首讽刺皇恩不及的边塞诗。其实不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注意到诗中的“孤城”“杨柳”“玉门关”等重要意象的特定含义。在汉唐诗歌中,“孤城”往往与戍守士卒的乡思有关;“杨柳”有折柳送别的意思,有惜别之意;而“玉门关”亦和征夫离情有关。所以,如果我们抓住重要的意象,梳理出作品的意脉,自然会理解作者表达的是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 二 结合体验,感悟情理 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平时仔细地留意生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就能从作品中领会到生活情趣。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中,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又将灯和“影”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想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三、四句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如果没有离开过家人,没有那种漂泊他乡的经历,恐怕无法深悟诗歌中的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