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以来大陆近代儒学研究综述.docVIP

[近三年以来大陆近代儒学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三年以来大陆近代儒学研究综述

近三年以来大陆近代儒学研究综述 姓名:刘毅 学号:201102050548 专业:专门史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也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发展成了陆王心学,理学。到了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覆亡,作为维系封建王朝统治的儒学思想文化机制也变得僵化。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涌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逐渐表现为中西不断融合的现实。此时,儒学又一次发生了转变,其自救运动开始。自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尤其是近代儒学研究比较活跃,纵观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整体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几个类别。 整体研究方面 儒学研究在不同时代侧重点是不同的,处于急剧社会转型变化之中的近代儒学也反映了这一特点,人们更加关注儒学近代转变的内在原因以及前途命运,并且致力于从整体上挖掘近代儒学转变的内在因素,探究其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根源和外国势力的侵略下的儒学研究。近三年来,近代儒学的论文在2008年比较多,但是自2009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多。例如,狄云志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3期)指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是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负载着久远、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在力图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化解的困惑,例如中西文化与华夷之辨的问题,古今文化不同的际遇与民族命运的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等等。此外,社会条件的制约,也是文化转型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只能在全民族的探索与奋斗的时间中,在与世界文化越来越密切的接触与交汇中,逐渐获得解决。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基本同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趋势是世界化与个性主义,也就是对为必须秉持开放的文化观念,对内必须坚持人的解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刘巍在《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提升》(《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指出,晚清以降,国势衰微,随着西方势力入侵,西学东渐的盛行,儒学进带你不再是士大夫实现政治与文化理想的最高资源,“六经皆史”遂成为流行的时代思潮。张昭军、闫长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近代儒学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一文中主要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2007年期间近代儒学的研究状况予以梳理和总结。本文分别从综合研究、今文经学、汉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五个类别总结论述,认为二十余年来,近代儒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改变了长期以来较为薄弱的研究状况,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成果偏重于宏观问题和著名学者的研究,而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儒学著作尤其是经学著作,以及一些经师的学术成就,还缺乏专门深入的个案研究。本文注重的是上述五个方面,而对于从文化层面来论述儒学的方面没有太加以关注。近三年来最重要的成果当属于中国儒学年鉴的出版,其对近代儒学的研究分为专题研究,人物研究、总体研究三个大块,每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化的研究。专题研究有关于其一是传教士与儒学的研究,俞祖华、胡瑞琴在《近来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齐鲁学刊》2007第3期)指出,西方传教士认识到要成功的传播基督教,必须理解、尊重与适应中国文化,对基督教做出适应儒学,适应中国文化的变通与调适,故提出了“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并从调和、会通基儒关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传教士的儒学观作为一种来自异域文化的比较审视,这对于我们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具有借鉴意义。其二是民族主义儒学的研究;其三是日本儒学研究,有关日本儒学的研究主要有陈秀武《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与儒学——以德富苏峰为中心》(《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等。 专题研究方面 近三年来,对近代儒学进行总体研究得同时,对儒学各个层面都有专题研究,孔教、儒学与日本的关系、儒学与近代利益观等等。主要从孔教与空教会,如干春松在《康有为、陈焕章与孔教会》(《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指出,儒家的宗教性问题,是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关注的热心问题。在制度化儒家解体之后,如何为儒家寻找一个制度性的依托,也是近代儒家思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些活动中,以康有为及其弟子所推动的孔教会的活动最具影响力。孔教会的出发点是试图为儒学在现代中国寻找一个适合发展空间,对之的了解可以加深对儒学在近代转型的认识。张宝明《“孔学”与孔教“:”五四“思想史关键词考论之一》(《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以”孔学“与”孔教“之思想史关键词的辨析为切入点,对”并立而竞进“之多元观念做了实证性梳理。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界对文化的态度不外乎“全盘西化”、“文化本位”、“中西结合”,而且这一切都与“五四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