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及胺碘酮的合理应用解析.pptVIP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及胺碘酮的合理应用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及胺碘酮的合理应用解析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强调CPR的质量 快速有效的按压(100-120次/分) 最小的中断胸外按压 避免过度通气 如果没有建立人工气道,C:B=30:2 当PETCO2<10mmHg或放松按压收缩压小于20mmHg,需要改善按压质量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在CPR期间尽可能使用高的氧浓度(Class IIb) 监测生理学指标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classI) 动脉血压监测 放松按压时的收缩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新指南中未提及监测冠状动脉灌注压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无论院内或院外的CPR中,球囊面罩和高级气道均可应用(Class IIb) 对于专业人员,气道装置(如喉罩、气管插管等)均可用于高级气道德建立(Class IIb) 当建立人工气道后,人工呼吸为6秒1次(更新)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推荐使用肾上腺素1mg/3-5min(Class Iib) 不推荐使用加压素(Class IIb)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Hypovolemia Hypoxia Hydrogenion (acidosis Hypo-/hyperkalemia Hypothermia Tension pneumothorax Tamponade, cardiac Toxins Thrombosis, pulmonary Thrombosis, coronary 2015CPR中有关成人ACLS的更新 自主循环恢复的判断(ROSC) 血压和脉搏恢复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0mmHg(强烈推荐) 有创血压监测出现动脉波形 2015CPR指南的评价分级 1 2015 CPR的治疗流程更新 2 2015CPR中有关BLS的更新 3 2015CPR中有关ACLS的更新 4 胺碘酮在CPR中的合理应用 5 胺碘酮在CPR中的合理应用 胺碘酮在CPR中的合理应用 第一次使用胺碘酮300mg; 第二次使用胺碘酮150mg 更新小结 生命链由一变二 倡导快速反应体系的建立 确定为阿片类中毒时可使用纳洛酮 人工气道建立后每6秒1次呼吸 强调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10秒内 胸外按压的频率100-120次/分 胸外按压的深度5-6cm 强调按压放松期间的胸壁充分回弹 强调AED到场后对可除颤心律立即进行除颤 * 2015/10/29 * 2015/10/29 * 2015/10/29 * 2015/10/29 * 2015/10/29 Patients with OHCA depend on elements within the community for support. Lay rescuers must recognize the patient’s arrest, call for help, and initiate CPR and early defibrillation (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 [PAD]) until a team of professionally traine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S) providers assumes responsibility and then transports the patient to an ED and/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 and then on to an ICU for post?cardiac arrest care. Ideally, all victims of OHCA receive bystander CPR and defibrillation; if not, CPR and defibrillation won’t occur until EMS personnel arrive, and the victim’s chance of survival is then much lower. * 2015/10/29 In contrast, patients with IHCA depend on a system of appropriate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of cardiac arrest,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a magnifying glass in the first link. When cardiac arrest occurs, prompt notifi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